熱門文章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國際戰略預言一百年:George Friedman's《The Next 100 Years》

花了一個多月斷續的閱讀,終於看完了George Friedman的《The Next 100 Years: A Forecast
for the 21st Century》。要介紹此書,首先要介紹一下George Friedman和他所成立的Strategic
Forecasting Inc. (又稱STRATFOR)。根據維基的簡介,STRATFOR是一家環球情報公司(global
intelligence
company),專門分析各國的局勢和關係,有定期出版一系列有關國際事務的刊物。STRATFOR由Friedman於1996年創辦,其公司因分析
99年的科索沃局勢以及01年911襲擊事件而得名。如今其顧客遍及Fortune500大公司及國家政府機構,其影響力不言而喻。至於Friedmn則
兼任STRATFOR的首席情報官(Chief Intelligence Officer),經常撰文分析時局。
 

至於《The Next 100
Years》一書,則是Fridman對現在至往後100年間國際活動的預測。在對各國的行動進行預測之前,他先從多個大方向和社會結構去估計未來的形
勢。首先,他認為隨着科技的進步,人類的壽命將會相對延長,而養育下一代的成本亦會相對增加,所以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將會放緩,甚至倒退。加上嬰兒潮
(baby boomer)的一代將會老去,我們如今經常提及的人口膨脹將不會是個問題;反而因為人口銳減的關係,人材(human
labour)將會是未來世界相繼爭取的資源之一。也因為科技的力量,未來大部分工種都將會由機械取代,而只需要少量的人力支援便可(類自動化?)。

 

另一方面則是另類能源的開發和航天事業的發展。目前全球非常依賴不可再生能源(non-renewable
energy)如煤炭及石油等。而地球上的石油蘊藏地則集中於如俄羅斯及中東等地。美國要花一些氣力才能夠確保能源供應不被中斷。Friedman預測美
國將會在航天科技上更上一層樓,而航天技術將會同時用於民用工業上和軍事戰略上。美國有可能在月球甚至其他星球上建設自己的基地和防衛系統,用以監控及威
脅全球各國,列根時代的星球大戰計劃將不再是天方夜談。

 

而在能源的開發上,美國有可能在太空上利用及儲存源源不絕的太陽能,然後用方法運送返地球。介時不可再生能源的壟斷地位將一去不返,而因此受到
最大衝擊的國家將會是以售賣天然氣和石油起家的俄羅斯和中東地區,而俄羅斯則會因為鄰近地區的軍事競賽而使自己損耗太多資源在增加軍備上。

 

根據Friedman的評估,中國的局勢也好不到哪裡去。隨着經濟發展所引致的貧富不均,國家內在矛盾將會更加嚴重。再加上國家周邊地區時有騷
動,以及東亞地區的競爭與角力,中國將會花很多的氣力去應付以上種種,而無暇去與美國爭一日之長短(這也是美國目前在各地區上產生矛盾的手段之一)。

 

在一系列的假設下,他更推測在各個地域將會冒起不同的集團:在當俄羅斯衰敗後,波蘭會在東歐地區崛起;而回教國家土耳其則會在中東鄰近地區強勢
而出;在亞洲區Friedman則認為日本最有機會坐大。此三國或會聯盟繼而威脅美國的國際霸主地位。當然,最終美國還是技高一籌,瓦解這三國的勢力。

 

當中最有趣的預測,要數美國旁邊長期的附庸國墨西哥。一直以來美國視墨西哥為發展中國家,一直少有威脅;而其民族則可充當為美國的廉價勞工。為
免跟本土公民競爭,美國以往一直訂立不少勞工政策以阻止墨西哥國民湧入。但在人口短缺的廿一世紀,有充足人口的國家在經濟上才會有保障,而墨西哥便是其中
一個受惠國。隨着人均收入的提升,它在地理上的優勢(處於北美洲)更趨明顯。而在美國的移民政策所鼓勵下(此時美國對人才趨之若鶩,不會像廿世紀那種閉門
政策),有更多的墨西哥人將移居美國。那條分隔美國與墨西哥的國界將會變得模糊。當到達某個臨界點時,墨裔人對美國社會經濟文化將會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繼
而美國本土將會出現受到墨國影響所反彈的聲音,而國內亦開始分別出現兩極的迴響。當然墨西哥在科技上絕非美國的對手,但基於地理上的位置,墨西哥是最有機
會直接攻佔美國領土的國家,實在不可少覷。

 

當然,一百年後的事,在世的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去驗證這些預測是否準確。但我覺得要旨是理解Friedman預測後面的假設和推斷,有興趣看此書
的朋友,我會建議先看看他寫在書末的跋,那裡他自己解釋了他預測時所根據的邏輯。雖然他在書中所寫的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但在過去幾十年來的政治科技的進步
和變遷,也是我們未曾意料得到的。所以,Friedman所提出各國之間的搏奕實在並非沒有可能。

 

還記得自己自幼學習中西史,以及從小便耳濡目染那些歷史小故事。那時唸着周而復始的循環,自覺是理所當然,幾十年甚至百多年的循環變化也是理應如此。但當我們置身每天的營營役役當中,自己便不自覺地被短視所局限,難以從大方向高角度去得出一個長遠的结論。

 

整體來說,看罷國際事務情報高手所寫的《The Next 100 Years》,覺得當中都有點春秋筆法,更可明瞭現今各國之間的搏奕,眼界一開也。


http://ebooks-imgs.connect.com/product/400/000/000/000/000/108/679/400000000000000108679_s4.jpg

2 則留言:

  1.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回覆刪除
  2. 春節期間,跟親戚提及這一本書。親戚的看法是這只是美國一家之言,世界間各自互動,這些論調只可作為參考,能發展實行與否還要看其他的國家有沒有能力左右美國理想之大局。
    去年一月份(Jan-2011),George Friedman出版了另一本姊妹作《The Next Decade: Where We've Been . . . and Where We're Going》。我在書店裡大概翻過,也已經成為家中藏書之一,Next Decade就近期局勢幫100 Years作了修正,並在中東方面的新局面作了不少分析。有機會我都會拜讀一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