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終於要搬家了:http://selesulu.blogspot.hk/

因為Yahoo! Blog將要關閉,終於迫自己從Yahoo!搬過來Google的Blogger。

我的新地址是:http://selesulu.blogspot.hk/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看見了百年前傳教士的學習精神,和他在香港所作出的文化貢獻

最近,我花了不少時間在研究一個蠻有趣的課題上。斷斷續續的花了差不多一個月,到現在還沒有完結。暫時的感覺是:享受之餘又帶點壓力。


享受的地方,就是那個微妙的學習過程:從一個頗空泛的想法開始,直到找到相關事情的資訊越來越多,不同的資料連結在一起,然後一個更清晰的景象便慢慢呈現在眼前。從中,自己對那事物也慢慢形成了一套看法;就像小孩一步一步地學習走路一樣,這就是學習過程的歡愉和滿足感。


而壓力的來源,則來自於網上幾近氾濫的資訊。今日最方便的地方便是擁有能接通世界的互聯網,讓我們可以坐在家中而接觸到各地的資訊。搜索資料時,偶爾會找
到珍貴的材料;但更多的是粗糙的東西。所以尋找網上資料的技巧是不可缺少,有時要幾經轉折才找到所需的東西。當找到資料之後,也要預留時間閱讀和消化,將
從文獻上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這就是學習的過程。更正確一點來說,這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


自我學習,令我想起中學的生物科老師。他跟我們講:當我們進入大學之後,那就是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我們會被當作成年人看待,也就是:我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上全責,包括我們的學習。


在大學裡,教授們不會再像中小學的老師那樣,將所需要考試學習的知識一併奉上;而是要靠自己在圖書館尋找相關資料,為自己的學習所負責,去研究出一個領域。


最近讀到有關在香港開埠初期,留在香港幾十年的英國牧師,漢學家詹姆士.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的一些材料。我現在才知道,原來他對香港以至中國文化--尤其是在教育及翻譯出版中國經典方面--的貢獻甚多。


1843年,理雅各在香港成立了第一個倫敦傳道會的辦事處,以及Union Church。同時間,他將馬六甲經營開的英華書院以及其印刷事務一併帶來香港。當時英華書院一邊培育傳教士人材,一邊傳授西方科學。而英華的印務事業則為香港帶來了第一份以中文為主的報紙《遐邇貫珍》(Chinese Serial)。對於十九世紀末年的中國,洋務運動都還沒有正式開始,滿清政府還忙着應付太平天國的叛亂,這些舶來品在當時來說都是走在時代的尖端。而也只有香港這片相對寧靜的小土地上,才有機會將這些西方知識和觀念,實驗式地在中國人的地方發芽成長。


另外,理雅各為了要令傳教士更了解中國文化,切入當地習俗而方便傳教,他花費上廿年的時間將四書五經以及其他一些中國經典翻譯成英文,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而得出來的成就也是驚人的。因為以上種種,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上的交流,為後來的漢學界開闢了一個局面。也在以掠奪為主的殖民地文化中,注入了一
點點善良的文明的精神。


我在想:究竟是什麼信念,會令一個傳教士,從寒冷的英國小島,飄洋過海來到炎熱的東方陌生之地。而在其國人強勢地統治的一塊領土之下,還會對此地的文化懷着謙卑的心,花上大量的時間去了解它學習它,將它的內容翻譯成自己的母語,然後介紹給世界。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操,什麽樣的感召呢?後面有什麼動力驅使他努力呢?是要為自己國家服務的精神嗎?那是信仰培養出來的信念嗎?是大航海時代對新文化的沉醉和亢奮嗎?


看完這一系列有關理雅各的資料,我真的極之佩服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在文化上所創造出來的成就。比較起自己刻下所從事的小研究,那真是微不足道,小巫見大巫了。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書展不看書,看什麼?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17-23 Jul 2013)。香港人似乎對這類型人流密集,大型的展覽特別感興趣;而有關方面舉辦這類活動也特別有經驗,駕輕就熟。如今,書展已經變成了每年夏季全港響應的盛事。而書和書展,也形成了一種特殊而又微妙的關係。

什麼是書展?書展就是藉著一次大型活動,去展出一系列林林種種的書籍,以供人選購。焦點通常是集中在新書的介紹;偶爾也會透過回顧某作家的作品,而重新推薦一些舊作。驟眼看之,讀者看書購書,理應上是讀者跟作者的交流。而實際上,是出版商、書店等機構,在書展之下擺出攤檔零售,為讀者和作家提供了一次交流的機會。隨着科技的普及,印刷行業,尤其是電子書業務,它們的門檻比起往日已降低了不知多少。今日有些作家,索性自己創辦一家出版社,從構想到出版都一手包辦。

有交易,就有市場。書展也就成了書本的集散地,也就是發揮了古代市集的功能。

書展為期一週,跟墟期差不多。有限期,大家自然會覺得「機不可失」,便有所謂之「趁墟」。有迫切感,所以便會買得多。話又說回來,有時候因為我亂買,間中從家中書架上隨手拈一書來看,每每也會看到新鮮有趣的東西。

正因為書展像墟,所以書展才會,亦必須會「墟冚」。那是必要的熱鬧、旺丁也旺財。每個攤檔租金不菲,若遇到暴雨颱風之類,令人流下降,那才叫書商頭痛。展覽區裡,所到之處例必有人大力宣傳,喧鬧之聲不絕於耳;最近更有人在場內舉着牌子,繞場宣傳。這些都是一種營銷手法、營造氣氛的一部份。

而有趣的是,書本身的作用是傳播知識。無論中外古今,書本一直都被標榜成一種極鮮明的非功利形象。又或者說:知識從來都是寶貴的,甚至是高尚的;所以書也有一種清高脫俗的感覺。

反觀今日,是繼工業時代後的資訊時代。知識氾濫,書本和知識的流通量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書的價錢也變成前所未有的便宜。將書放在特賣場中被吆喝着:「買十送一」、「全場五折」…對於包含着人類知識總結的書本來說,總好像有點格格不入。但這種最原始的市場性販賣,可能就是資本主義的力量,也就是:什麼東西也總會有個價錢,就連書--知識的載體--也一樣。又或者,要透過這手段才真正體會出傳播知識的力量。

我來書展,卻有一個奇怪的想法。就像香港渣打馬拉松一樣:香港書展是目前唯一在香港跟書有關的大型活動。我來,不為捧誰的場,反而好像有點朝聖書本的意味。而且,我堅持每年都要來一次,潛意識裡好像要以儀式一般的苦行,去支持自己持續不斷的學習計畫。

在書展裡,我經常看到時下知名的作家。我並沒有衝動上前和他們打招呼或拿簽名,而只當他們是另類的老朋友。這種感覺、這種關係真的很特別。

如遇到有講座,我偶爾也會駐足一會,聽取一兩個要點。

今年則看看那幾家認真做學問的國內出版社(如北京大學出版社),看他們最近有什麼嚴謹的學術著作。雖然賣書的都是那些態度可有可無的歐巴桑們,但這些都影響不了書裡面的價值。

而其他大部份的店,則好像街市裡的肉檔一樣,賣着幾乎一模一樣的貨色,只是價格上有點不一樣而已。但這裡卻沒有街市那樣骯髒,保證每一件貨品都是新簇簇的乾貨。

雅不雅憑心,俗不俗隨意。每年一度的書展,我還是會參加的。


http://hkbookfair.hktdc.com/tc/index.aspx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經典遊戲《三國志》,看出人生定位與策略

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也就如東周末年的春秋戰國一樣,中原土地上呈現出一個分裂的政治格局。魏蜀吳三方軍閥各自劃一地而治,暫成鼎足之勢而立,在殺戮之中騰出一個稍稍喘息的年代。

曾經屬於太平盛世裡的常規已經不再合用,戰時自有另一套法則。在戰火的蹂躪之下,各個州郡都極之需要管治人材。這個時代中,遭破格被用而成名的謀士戰將特別多。與此同時,脫離中央統治的百姓,此時極需要州牧的領導,一時間冒起了多少個勇謀兼備的領主。

繼史書《三國志》作者陳壽之後,感謝元朝人羅貫中將之寫成了傳頌千古的通俗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故事佈局精而人物鮮明性格,極之深入民心。再拜日本電子遊戲公司光榮所賜,在近廿年來推出了一系列十多集的三國志遊戲,風靡了一代又一代的電腦遊戲玩家,讓不大看書的世代,都能夠從遊戲中認識到書中的人物和情節,為流傳上千年的故事注入了嶄新的元素。

玩過這類型遊戲的朋友都知道,它類屬於策略類型,比起動作類遊戲的官能刺激實在是遜色多了。但是玩家們卻對它樂此不疲,皆因當中吸引玩家的賣點是在策略計謀方面,要求玩家去統領所擁有的一切資源,包括人和事,去開拓成就自己的事業。光從心理上的訓練,牽動着玩家的創業心態,就已經很有趣了。

我從小便接觸這款三國志電腦遊戲,從遊戲當中我學會了幾點事情。首先是關於投資的重要性以及其相關回報(Investment vs Return)。例如,投資時間在訓練軍隊上,會令士兵在戰場上發揮得更出色;開墾耕地則能夠收取到更多收成和稅項,等等。同理在現實中,投資在學業上我將會有更優秀的成績,讓我在未來的道路上有更多的選擇。也就是將目光鎖定在未來豐盛的回報,而並非只為當下的一時任性。

其次是瞭解到作出正確的決定(Decision Making)的重要性,從而去創造出最大的價值。遊戲裡要求玩家應當下所擁有的人材和城池資源,去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和實力。在實力弱小時想要挑下大軍閥,這無疑是自掘墳墓的不智表現。廣東俗語有說:"冇咁大個頭,唔好戴咁大頂帽";另有成語叫作韜光養晦和潛龍勿用,即在此時。只有待自己羽翼漸豐,再去吸引更多的人材來為自己效力,去拓展自己的版圖。現實裡也一樣,量力而為,逐漸累積自己的才能和財富;相反,欲速往往則不達。

最後一點,是有關於個人各方面的才能(Individual Quality)。在三國志這類遊戲中開創了"屬性"這個名詞,也就是不同方面的能力,這些屬性包括:武力、智慧、魅力、領導才能,等等。每個角色在不同屬性方面都有各自的數值,因應數值高低分佈,將會塑造不同類型的戰將、謀士以及領主。由此大概可粗略分所有角色為三類人:

第一類:給差遣之人
這類人在各個方面都沒有任何專長(也就是各項數值特低),不論從事文韜武略方面都力有不逮。這類人只適宜從事硬工夫花時間的工作。開拓耕地也好,出兵打仗也成,在集團中緩慢地做些實事。創造出來的價值低,他們需要有效率的將才來管治。

第二類;將帥,軍師
智慧偏高者可當謀士軍師;武力見長之輩則可成將軍統帥。這類人材均可從文治武功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各自在城邑管理和戰場上發揮專長。天才通常專注一方面,而在其他的領域就自然會比較遜色,這點不可不察。然而,世間鮮有些勇謀兼備之輩如趙雲者,亦文亦武,那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也。

第三類:領袖
最後是領導之才。他們也許並不擅長在戰場上指揮軍隊作戰,智謀上又不大會出謀劃策。但是他們有號召力(魅力)又有願景;更會統御人,讓大家心悅誠服地為他效力。慢慢地領袖們建立起自己
的名望和威信,擁有各方面的人材供他差遣,從而建立自己的根據地。

領袖的位置很重要,需要擔當的不是一般的重任,自己未必承擔得起;而自忖又不想一生一無是處,任人差遣。想來想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向着將帥謀士之位置為自己的目標。要如此,則自己需要具備將帥謀士的才能。既然先資並不如諸葛孔明般天才,後天學習也要像呂蒙般發憤,以補失天之不足。

以上的小小感悟,都是從一個很老舊的電玩遊戲中找到。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基辛格《On China》:為外國人看出中國不簡單的策略性思維

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如今已年屆九十,其思路卻十分清晰,從其2011年出版的《On
China》,看出他對今日中國事務依然熟悉。這本書頗具份量,厚達四百多頁,目前還只有英文版。我是花了較長的時間,透過Android
平台上的text to speech閱讀功能,斷斷續續將它看完。當中他的一些見解其實頗值得參考。

書的上半部是介紹中國的起源以及其上古史。其中還對讀者介紹了多個中國特有的概念,包括:中國古時自以為世界之中土而名命中國(Middle
Kingdom);秦朝統一了七國後的領土之後,中國二千年來一直以此為國家領土的大概基礎,而領土統一好像已經是必然之事;圍棋模式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策略性思維,這種思維的影響,尤其以三國時代見稱;以及近百年以前中國在戰事及外交上一連串的失敗及失誤。(以上大部分的內容都可以從當代歷史專家徐中約的經典著作《中國近代史》中找到,包括一些有系統的歷學分析。)

介紹完中國的背景後,基辛格在本書的下半部分享了自己身為美國國務卿其間,跟共產中國方面的交流對話和角力,以及提出中國對於不同系列的事件下所作出不同的反應。

閱讀這書的過程的確是有點沉悶。唯一幸好的是,我等國民對於中國古代史的熟悉可令自己更快進入狀態。而書的下半部則有助於我們詳細瞭解中國在國民時期以後所涉及的國際事務中,外國是怎樣看待我們。

我感覺基辛格這本書的用意,是要以自己曾在美國政府處理要務時的角度,向英語世界(廣義來說,應該是全世界)介紹一國西方世界眼中的中國,以及華人這個民族
的思維,讓他們了解另一個意識形態陣營的人的心態是怎樣的。有時候,我們自以為只有我們華人才熟知的某些中國歷史,其實外國政要早已透過其中國專家團隊,
對中國的客觀史實、思路習慣等等,瞭如指掌。

至於這本書有沒可能是美國方面故意要架起宣傳機器,大肆張揚中國的崛起的警號呢?也是有可能的。反正中國國力的上升已經是眾人皆見的事實。基老來一本知己知彼的通識書目,警戒其國人也未嘗不可。

書中有幾點頗值得列出來分享一下:
  • 中國人是一個很強調策略性思維的民族。只少從歷代的領袖中看出,政治上他們會預先估算未來可以走的幾步,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會作出相應的行動。就好像傳統的圍棋一樣,當第一步踏出後,第二步,第三步緊緊跟隨,步步相扣,以達至他們想要的策略性目標。
  • 從以上引由出的實際操作,中國經常就1)領土完整問題,以及2)主權問題,在美國決不退讓。但它也強調自己絕不會侵略別國領土。
  • 美國早就看見毛澤東所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跟蘇聯的蘇維埃是有顯著的分別。當然,中蘇在冷戰時期的角色位置也有所不同。

  • 小平是自古以來第一個中國領導人,願意從傳統的終生領導制中走下來。這點連蔣介石父子都做不到。至於在鄧之前的國父孫中山,相信以當時袁世凱所坐擁的兵
    力,他遲早也是要從總統位上退下來。而鄧小平,則是首位直接從權力重心逐步退下來的第一人,也為後面的江澤民和胡錦濤立下榜樣。
  • 鄧在下台之前,有遠見而清晰地交待了中國未來國策的十六字真言:冷靜觀察,穩住陣腳,韜光養晦,決不當頭。這幾點,後面的領導人差不多也做到了。到了習近平這一代,更是需要秉承下去。
  • 他發現在卡特列根老布殊克林頓小布殊奧巴馬歷任美國總統上場,華府對中國的立場都有點不一樣,令到美中關係失卻連貫性(可能,也是有點因時制宜的味道吧)。
  • 他承認目前中國在經濟上以及整體國力上的崛起,它正在加強參與國際事務,以及對周邊以及環球的影響力。
  • 江澤民是一位深諳西方文化的中國領導人。也應該是首位用英語大拋英文經典書包的中國領導人。
  • 胡錦濤是第一位中國領導人來自辛亥革命國共內戰以及不同形式的政治運動以後的時代。某程度上,他可從上百年來跟不同國家的仇恨瓜葛,劃清一下。

看完這書,我想基老是想要提醒:1)中國由來已久的策略思維是極具競爭力的,也是令其能屹立至今數千年的原因;2)經過過去百多年的失敗及在政治和經濟上的
嘗試,
中國的整體狀況正在改進;而且3)快要達至一個與美國爭雄的地步。(雖然在多番的言行上,中國一直強調自己絕不侵略他人領土,或者先引起紛爭,而只是維持
其領土及主權的完整)。

對手看到的憂慮,顯然也是我們的憂慮。


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其實,我也很喜歡(實體)紙本書的

電子書在近數年之間盛行蓬勃,自己一來嗜書,二來也是半個電子產品的發燒友,對於EInk的面世以及電子書的普及,我一直都推崇備至。
然而,當我再飛抵台北,再看見誠品內一棟又一棟的書架,齊整地擺放着一本本印刷精美的書的時候,我又覺得它們愛不惜手了。看着人山人海的書店,我又再一次喜愛上這個愛閱讀的城市。
人靠衣裝,書也是一樣。拿書在手上,第一件事便是看見封面和封套。台灣的美術設計比起很多地方都成熟多了。很多的封面都設計得簡單而有品味,若純粹將書當作飾物拿在手上走在街上,一點都不感得俗氣老套。
翻開內頁,紙質厚而耐翻,印刷字體精美,更不時配以彩色圖片裝飾。還有就是那熟悉的繁體字,看着份外有親切感。
包括誠品在內的台灣出版界,經常擅長以這種手法將純粹表達思想的書籍配上漂亮細緻的外衣,提高了紙本書的外觀價值。年紀大了,也頗喜歡拿着那些印刷精美而擁有大字體的書來閱讀。
自己的閱讀習慣是,若然英文書裡涉及大量名詞,我會盡量閱讀英文原版。但若作者乃非英語系,除了看英文譯本外,我對於中譯本也頗為接受(當然,還是要看譯者的功力罷)。這次台灣之旅,我便買了本外國學者論哲學相關的書籍。

港一直都能夠買到來自中港台三地的書籍,但同一本書,基於國內版本訂價通常稍為偏低,而近年國內的簡體書籍,從紙張的質量到排版印刷也有所提升。所以,我
相信其銷量還是稍勝一籌。但倘若因台幣匯率偏低的因素和打折的關係,而能以簡體版的價錢買得到台灣版本的繁體書,我還是很樂意多買幾本來看看。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有關我的十公里(與半馬)跑步故事

第一次賽跑,我感覺自己的身體每部分都在咆哮着。那感覺就好像在高速公路上開着一台中古迷你車,用力踏盡油門時,聽到體內那引擎嘶啞地叫喊着一樣......

許久以前,我看過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想說的是......》,說自己在準備不同的全馬拉松時的經歷。

也是在許久以前,我便想寫一下有關於跑步的事。對於缺乏運動細胞的我來說,任何運動都是一個高難度挑戰。但是我的長跑資歷還是處於入門階段,寫出來雖然沒有什麽看頭,但覺得頗有意思。

說來慚愧,我小時候唸的中學,最擅長與其他學校爭雄的運動項目,便是長跑。在學校裡,有很多同學都受到校風感染而踏上長跑之途,他們每一個都跑
得精瘦的,在學校傍邊的山頭上,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那一股酸臭而又年輕的汗一直在山間揮發着。通常只要不是有嚴重智障,運動型的男生通常都會頗受歡迎。
奈何,也許是肢體活動不太協調的關係,自己總覺得在運動方面沒有太大天份。那麽,跑步當然也沒有我的份。所以,每逢有運動會我例必出席,但只限於坐在觀眾
席上,孤芳自憐的走着我的文藝路線。這是我第一次跟跑步擦身而過。

許多年後在澳洲上班,嘗看見每年一度的運動盛事兼嘉年華「City to
Surf」,即從悉尼市中心CBD出發,一直沿着東邊的各個港口,跑向海灘勝地Bondi
Beach作為終點。全程十四公里。看着那熱鬧的氣氛,自己也躍躍欲試,但因為種種原因,一次都沒有參加。這應該是第二次跟跑步擦身而過。

第三次是在回來香港後,看見渣打馬拉松。我以為又是一項嘉年華。於是,我便傻頭傻腦的跟友人一起報名參加。

我第一次參加的距離,是最短的十公里賽事。如今回首好像是小兒科,但當初參加時,心裡還是戰戰兢兢的。


自己知道底子有多不好,恐怕因為準備不足而需要臨場急救,所以一早便有開始練習的打算。但又是因為懶惰的關係,拖到最後的兩個月才開始訓練,每個晚上都抽一點點時間出來跑跑練練。

在家附近來來回回地跑來跑去,每次頂多也只跑了六公里左右。沒有一次過跑完整整十公里,心裡就是有點不踏實。但時間已經不允許更多的練習,出賽吧!

且不說比賽之前的點名報到交行李,因為對於渣打馬拉松來說,所有步驟都是擠得人山人海。而香港人對於排隊又特別有耐心,我跟朋友便一關又一關地辦好手續。

鏡頭轉眼跳到開跑前的十數秒,所有健兒蠢蠢欲動。隨着鳴笛聲一響,所有人便向着前面衝上去,我也跟隨着大隊魚貫衝過起點的計時器。還記得那時天還沒有亮,我們是靠着天橋上的街燈,以及會場的大燈來照明的。

也許由於腎上腺素的增加,身體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好像充滿活力,而自己的視線亦特別清晰。好,比賽終於開始了,我也要努力一下啊!

才跑過了兩三公里時,我的呼吸已經感到困難,原來這才是呼吸的調整期。但當時不曉,感覺自己好像好像一台己經到了極限的車,引擎不停地咆哮着。


十公里,畢竟不是一時三刻便會完成(更正確來說是在一小時內完成)。所以除了不停跑步外,我便開始顧盼四周,看看有沒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慢慢地,我好像開
始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痛感覺不到了,彷彿那是人家的身軀一樣。**請注意,這其實是壞榜樣,專業的跑手都會一邊留意自己身體的狀況,一邊注意比賽路面。


望着面前一個一個的checkpoint,心中算着一公里一公里地倒數着。每當經過一個路標,心中便有一番小鼓勵,然後又往下一個目標進發。人生的旅途何嘗不是這樣?

當然在比賽途中,自己也會不斷地計算着身體各處的需要:要補充水份嗎?路面濕滑要小心嗎?上坡段要怎樣調節自己的步伐速度?身體有沒有地方疲倦了或是受傷了?等等。

在看着旁邊各式其式的跑手:有些明顯訓練不足一早就在喘氣;有一些體能好的便像跑車一樣快步而趕過,好像不甚費力似的;又有一些純粹參與,發揮
了香港男女的自拍精神,跑到一個路標便自拍留念。說回我的老友,我在一開跑之後便看不見他,再一次看見他時是在終點,他已換好了衣服正在等着我。

渣打算是國際性盛事,賽道的安排十分妥當。但若然一些本地比賽在賽道安排一般,當完成之前看見將要回程的終點,而你將會在還沒有完成比賽之時,看見一個又一個跑在你面前的選手已經完成賽事,還在收拾東西回家。那種感覺是令人洩氣的。

最後終點在望,但不敢有絲毫大意令自己受傷,於是小心奕奕地衝過終點。完成賽事後,總想知道自己的成績怎樣。但原因不是要與誰去比較。反之,是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這項運動的滿足感,就正正源於自我的進步。


也不知這算不算是羊群心理:自看見一大夥人一起比賽時,感覺跟着大夥跑起來會容易一點完成賽事。但客觀事實是,每一步的路途還是自己跑出來。不同的,只是身邊的風景,那是人的風景,跟着你一起跑的風景。

後來,我也陸續嘗試一些半馬拉松的比賽。當中有一個,是報了名之後才知道那條賽道有極多的上坡及下坡段,跑起來甚是吃力。我記得那天的天氣還是
蠻冷的,在經過了十多公里上下坡的
折磨後,最令人沮喪的竟然是最後兩公里的平路!那段平路是設在一道水壩之上,左右兩邊全是一片青藍的水色,而前面就是那遠眺不盡的直路。其時已經力歇筋
疲,看着那長長不見盡頭的路,心中有說不出的滋味!在那次比賽之後,發覺自己需要加強意志的鍛鍊。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今年初在波士頓發生的馬拉松爆炸案,覺得實在是太可怖了。也替死傷者感到惋惜。兇手選擇了各運動員和觀眾最脆弱的情況下作出爆炸性的攻擊,行為十分殘忍冷血。希望將來同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

跑步可以看風景;而自己參與其中,也成為一道風景。

跑步可以令自己進步,那不一定是體能或是速度上的進步,更多的反而是心理質素的進步。

我與跑步的故事就這樣展開的。


http://inkingsandinklings.files.wordpress.com/2012/04/homer-running.jpg

遊歷「口」之世界

原本是想寫一下有關於說話的故事。怎知一路寫下去,卻找到許多和「口」相關的事情。

中國文字蹤跡一路數來,似乎對於口這個器官情有獨鐘。從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的角度,難道國人還沒有脫離口腔期?哈哈。

先講字形。

「口」
這個字真是形象化之極,橫豎四條邊便開了一個洞,那就是口。象形文字即圖畫,以國畫觀之,其留白的程度之高,反襯托出一張口空洞的感覺。引而申之,凡有個窟窿的事物,都會加上一個「口」字。例如:「門口」、「出入口」、「三岔口」、「港口」、「人口」(一人一口)、「戶口」、「堂口」、「場口」,等等。

飲食,攝取
口其中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吃東西,所以一提起口,總會聯想到食的方面:「可口」形容味道;「胃口」形容食量;「口福」形容食的及時,廣東話叫做"有食神"。

嬰兒不懂照顧自己,父母供應起居飲食。這時期就是「黃口無飽期」:只識食,不識做。「黃口小兒」的黃口,原本指雛鳥的嘴,引申指為小孩子;再引申為幼稚沒有見識的意思。

可是當人大了,還要「飯來張口」,這種風氣就是依賴慣了,不願也不能獨立。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紈絝子弟,也許只有富二代才有資源好吃懶做。

「口腹之欲」,適可而止則其樂無窮,甚至可以以飲食來發展出一門專業(看看香港當代食家蔡瀾或唯靈便知)。但過之則百病叢生,也就是「病從口入」。

「病
從口入」,短期的有食進細菌而引發的食物中毒;長期損傷健康的,則有偏吃(不論是吃過量還是過少)做成身體機能不勝負荷,甚至衰退衰歇。要調理身體,少不
免要吃些藥,正所謂:「苦口良藥」。希望吃後能藥到病除。跟良藥一樣有份量的良言:「苦口婆心」,講出難聽但中肯受益的話。

個人,眾人,家庭,社區

生做事為誰忙?還不是為了餵飽自己餵養家人。從張口而食的生理活動,引申到一人一口的「人口統計」,從國家層面來計算出糧食消耗量。當然,有人自然就有勞
動力,所以也可以計算出人均生產值。從這個脈絡來看,我們就有:「拖家帶口」,「養家活口」的家庭觀念。以人作口,也就有「殺人滅口」,「留個活口」,等
等。

「寧為雞口」,或「雞口牛後」:究竟是自力更生有賺頭,還是永遠跟在人之後?這可以形容個人事業,有時也可以反映出國家現實。


說話,演講,解說
口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是說話。


人類靠口所攝取的營養實在是太豐富了!首先發明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食,再補充以足夠的蛋白質,令大腦得到充足的發展。智慧提升了,跟動物的生活水
平也開始拉開,也可以運用複雜的語言結構來溝通。自人類懂得說話後,潘朵拉盒子便打開了,口就變成了一個惹事情的傢伙!在「口耳相傳」下,知識,習俗,謠
言就是從這個渠道流傳開來。


說話有分好話跟壞話,數來數去好像壞話多於好話。

純粹多嘴

人有時就特愛多生事端,「口舌招尤」。應記得小心「禍從口出」而得罪人。老爸重要的教誨:要跟一個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但是一句說話便足以破壞建立了多年的情誼。「口不擇言」就真正是笨,是不是沒有經大腦?

講大話,吹牛皮,吹水,拋浪頭,作大:

繼多嘴之後便是有吹牛皮,「信口雌黃」。廣東話叫作大,又或者叫大隻講。通常這些人都會「口口聲聲」,信誓旦旦。至於敢「誇下海口」的人,對面
前的問題自信滿滿?至於「口出狂言」,就要觀察他有沒有特別的能耐,若沒有的話那就是特別的笨。若某人「口講無憑」,唯有拿些實質的東西來抵押閣下清譽。
「空口講白話」,講大話最高境界,最好可以自圓其說。

爭辯,爭議,拗,嗌交:

爭論就是兩個人為了同一件事堅持某一種角度。其中對於價錢不合的,就會有「獅子開大口」,開天殺價,後面當然是落地還錢。


新年伊始,正當大家高高興興慶祝了兩天之後,第三天便勸喻大家留意爭執的「赤口」。為什麼赤呢?赤者紅也,有活力、激烈的意思;而爭拗時也會面
紅耳赤。赤色屬火,亂講說話則有如野火燎原之勢一發而不可收拾,正宗所謂的覆水難收,恨錯難返。爭吵得厲害的,就會「口誅筆伐」:不只用口罵,連帶寫文章
也一併攻擊。


赤色也令人聯想到血。「口角」、「口舌之爭」,爭不攏之後將會是「繼而動武」的前奏,是決定下一步究竟是要戰還是要退(Fight or Flight),看看有沒有血光之災。


在一場大爭辯之後爭贏了,對方終究也是「口服心不服」。怎樣才能夠心服呢?或許是時候以行動來證明了。


而「官字兩個口」,則另有特權,普羅大眾不能爭辯(廣東話謂:冇得拗)。雖然如此,民眾還是有能力製造社會壓力,正所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以及「眾口鑠金」。至於「風口浪尖」,也是面對壓力,事情的嚴峻。今日通訊科技發達,令話語權不單單掌握在少數人身上。


不認,死都唔認,抵賴:

需要開口交待之時而選擇沉默,是「矢口否認」,不認帳。而「守口如瓶」則是守秘密的代表。


至於「口是心非」,「口不對心」,或者「心口不一」。都是違心而論,捂住良心說話。講一套做一套,就是開了口,講出來的也不是實話。那是「藉口」,或「借口」,那是不用自己的口,而借用其他的口(excuses)?


不認之下還是有跡可尋的。「口風」、「口氣」 ,是說話背後的意思,讓人試探之餘,同時也走漏了風聲。
而「開金口」則是重要人物發話,屬名人、超人類別發言,通常內容都是虛無飄渺,似是而非。


性格
從說話中,也可衍生成性格方面:


「口齒伶俐」,「出口成文」,「口若懸河」,彷若再世諸葛亮,可以單槍匹馬舌戰群儒?


講得太多,必定會變成「口水多過茶」;人家嫌煩之餘自己也口乾。


「佛口蛇心」,「口蜜腹劍」,這種人性的陰暗面不容易察覺,要特別小心。


「口直心快」,講話「衝口而出」,也許是一副熱心腸,爽直但急燥,忍不住也。


「狗口長不出象牙」,則是亂講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說話。拿這個來罵人那也太損了狗狗。

表情
至於口生於面上,所以說話時自然表情多多。


「有口難言」,好像受了點委屈,但又因為一些原因而不能說出來。「啞口無言」,同樣是無言,啞口則有點慨嘆,可以言但不想言矣。


「口乾舌燥」(緊張),「目瞪口呆」(驚訝),則是生理反應而形於外也。


「口沫橫飛」,講話至太興奮的表情。




回顧了以上這麼多有關口的事情,還是緊記之曰:慎食,慎言。

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我對寫作之淺見

一直以來,心中都有個夢想希望以寫作為業。若可能的話,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寫出一部流傳後世的鉅著。但如今我卻發覺自己對寫作的態度有着根本性的轉變。


作家,其實就是說故事的人,以講故事來謀生。以前我幻想,作家這種生物好像天生就會寫,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賺取稿費,然後過着悏意的生活。


作家的知名度也是一個有趣、吸引人的地方。這個職業好像介乎於普通人與名人中間。大家都在讀你的文章和見解的同時,很少會對你的私生活感興趣。這點游離於名人與大眾之間,享受著那一丁點的神秘感與私隱,好像很酷的樣子。


看過紅樓夢等經典鉅著後,自持著中文科成績還算亮麗, 在課堂裡應付得那三、五十篇短文,便不知天高地厚地想著,自己將來也要創作一個差不多的長篇。現在想來,那是一股積極天真的美好願望;但也是沒有認真計劃過的一廂情願。


這就是小時好高鶩遠,心中做着成名的夢。


夢醒的一天,也就是身體力行,著手創作故事的時候。這時我才知道:找情節、故事大綱、人物性格等等。這些創造是需要多麼多的心血,那是一個多麼艱難的思考創作過程。


那年跟朋友一起去參加小說創作比賽,自信滿滿一口氣將故事寫下。比賽過後,投下的稿當然音訊全無。但畢竟也總算了卻自己的心願,完整地寫了人生第一個故事。



1)寫自己最熟悉、最擅長的

這許多年一路走來,看過了不同類別的書,才發覺每位作者其實都是在講述自己熟悉、而又大家感興趣的事情。那些題材完全是他們的專業領域,身邊垂手可得的。
若然要寫自己不熟悉的題材,那麼他們便會做足資料搜集才下筆。整個寫作過程是一個嚴謹而認真的項目管理。原來,寫書不為別的,就為了要傳達訊息,講出那一
番寶貴、有益於他人的話。

可以想象,曹雪芹必定是擁有一番上天下地的繁華夢經歷,才能夠創作出真實詳盡而又驚天動地的紅樓夢。期間,他的腦海中不停反芻那些他最熟悉,但也最痛苦斷腸的回憶,真真正正是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


2)建構想法

寫作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將自己一點一滴的想法、小點子,轉化成一些比較完整的理論。這個整理的過程有時需時甚長,或者需要看更多的書,或者要與人討論,或者要自己花時間思考。但蘊釀一個獨到的見解,花點時間還是值得的。我覺得寫作絕對有益於自己的思考。



3)強化溝通技考

寫作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想法,透過文字跟別人分享。自己想通了,還要別人看明白你所寫的。這裡就涉及到個人的寫作技考。當寫故事是,就要注意
修辭、伏線、舖排;當講道理的話,那就關乎立論、推理、證據。工多藝熟,隨着自己寫得多,思路和文字都會表達得更清晰。大道至簡,當人要推敲出那簡單的天
道法則,要從紛亂的世界中去找尋,再去蕪存菁而得出。思想和語言也同屬此例。


我想,寫自己熟悉的事情,那感覺就是最舒適。覺得有趣的便寫下去。寫着寫着,而不知歲之將至矣!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風水命理的一二三四五:解構出多種成功必要元素

傳統的命理學有云: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用比較科學化、現代的語言來演繹成功的條件,我認為可以演化成下面的幾個必備要素。

一命:擁有天賦的條件
命,也就是天賦擁有的事物,俗語所講「好醜命生成」,例如:家庭環境、性格、才智、外貌、體質等等。以上的先天因素,為一個嬰孩在世上的旅程訂下一個起點。每個人的出身不一樣,因而處於不同的起跑線上。出身富裕家庭與出身貧民區的小孩,他們所獲得的營養教育等等的確會有天壤之別。

一命:將命的決定性放在首位,是有一定的道理。

但同時要記住:除了這個起跑線之外,後面還有更多東西用來輔助補充。

二運:改造自己的性格;學會審時度勢
運是什麼?是Luck,是運氣。例如:遇到的貴人、找到的工作、獲得的技能等等。Luck是Fluke:即廣東話的「符碌」嗎?與其說運氣是好像氣那樣飄渺的形容,倒不如說它是一種磁場。我認為,這種磁場是人的性格使然。

外國有一名詞叫People Magnet,也就是那種能吸引不同人物的魅力型領袖。而魅力則是從他們的性格、透過待人接物的功夫體現出來。有時候,不一定是外向型的人物才有魅力,內向寡言但有看法的人也同樣具有另一種吸引力。天生性格加上後天培養,都可能成為一位優秀的人材。

「磁性定律」還可以引申出「收音機和接收器」的原理,是透過接收磁場中散播的訊息,收為己用。

另外,「運」也有一個「時」的因素。俗語有所謂「時來運到」,也就是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令結果事半功倍,這一點對於成功來說也是十分重要。在命中有好的時機當然重要,但懂得審時度勢也絕不可少。這是一個考眼光和腦袋的表現。

三風水:選擇自己的天空;浸淫在令自己進步的空間;擇朋而居
撇開迷信的元素,今天有人說風水就是園林藝術,也有人說是室內設計。簡而言之,就是擁有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讓自己感覺良好,甚至是令自己擁有一種氣魄、氣勢。

將「環境」廣義地伸延,可以進一步推廣至日常所接觸到的各種環境,例如學習環境、工作環境等等。有良好的影響才會令事情事半功倍。孟母三遷就是為兒子尋找理想鄰居範本的經典例子。

再從環境中引伸,包括身邊的朋友。物以類聚,你的朋友是玩樂之輩,還是對世界有看法見解的人?他們在享受生活、還是在充實自己?是在奮鬥期?還是收成期?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往往在無形之中影響着你。

四積陰德:正面思考;積極心態;身體力行

俗語所說的「積陰德」,就是要做善事,幫助別人。這些舉措的背後,就是要令自己心存善念,保持正面良好的心態。人只有心存正面積極的態度,才能夠放開胸襟,去接受新思維,學習新事物。

能夠放開,就能夠盡情吸收。

五讀書:後天努力增值;持之以恒;增廣見識
在古時來說,讀書是背誦孔孟之道去考取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去施政,為民服務。而今日的讀書,也是「讀書」,也是求學。

層次低一點,就是努力唸書,換得一紙文憑,靠出賣自己的技術而換取一份穩定的收入。安居加上樂業,小康所夢寐以求。

再往上推高一個層次的話:求學的動機是要以知識技術來裝備和強化自己,為自己增值,從而貢獻社會。這是一項後天的發奮和培育。

要發奮去學習一門專業技術,並非可以一躍而蹴。相反,要有強大的意志和持久的耐力。意志跟恒心緊緊掛鈎。有志者,事竟成。要時間,更要耐力。

讀書另一個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能夠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切忌死記爛背。背誦只是最粗淺的第一步。要做到隨時可以從自己的思想庫中拿出來應用,那才是高手。這需要一個人去見識世界,細心觀察事情。也就是去閱讀這個世界,然後將想法溶入在生活當中。

「讀書」只是一個概念,也可以是「讀人」、「讀事」、「讀現象」、以及「讀世界」。


後來在網上一尋,發覺在一二三四五下面,還有下句:「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篇幅所限,有機會再來討論。

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文史哲三部曲之三:哲學

數來數去,發覺原來自己對哲學,無論是西方的還是東方的基本派別,識認還真的不足。要在這裡列舉不同的哲學流派,實在辦不到。但話說回來,究竟什麼是哲學?我認為,哲學的本義就是要尋找人生某些永恆的真理。


哲學概念應該是某套看法、某套觀念,從而在紛亂的俗世中找到中間的秩序,幫助追尋世上某些終極答案。認識這些真理,找到這些答案又如何?有助於提升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以及高度。

哲學也應該是在發問、探究人生的重要問題(例如: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勇氣?生命終結之後剩下什麼,等等)。配合理性及邏輯性的思考下,希望對我們的人生態度作出建議,選擇便合適的心態和思想去面對事情。

人活了一大把年紀,到了中年老年時,若有一點覺悟的話,就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去尋找哲學大道,尋找思考世事問題的方法。

下面也談談我所知道的東西方小故事。

有體臭不寫字的邏輯始祖:蘇格拉底

西方的哲人,一定要數希臘哲學鼻祖蘇格拉底。蘇格拉底不是希臘有文獻以來第一位哲學家,但肯定是對今日西方生活模式影響最為深遠的一位。
 
老蘇有幾樣特點:
一。被人整死:蘇格拉底穿梭在熙來攘往的希臘古城,詢問庸碌的芸芸眾生中有關人生的問題。透過辯論去印證某些觀念的可靠性;期間相信也得罪了不少人,被大夥視為異類。一個不事生產、終日擾亂大眾、提出新言論、間接挑起既有統治者的神經的反動份子,他的小命當然不保。蘇格拉底被審處死刑,罪名是教壞細路、 有傷風化、荼毒年輕人的心靈。耶穌也曾提出一個令當局擔心的命題(那是單一的命題:復興以色列),以致被猶太同族判處死刑。反觀今日也有幾名比較偏激的社運人士,被指為教壞新一代八、九十後。我看,比起大蘇和小穌,這些「咔啦蘇」(粵語:解不顯眼的嘍囉 )真是小巫見大巫,也配得今日衞道之士大動干戈?

二。邋遢:根據描述,蘇師傅其貌不揚,再加上不修邊幅(更有可能的是邋遢。他認為哲學家所追求的是真理和靈魂的純潔,肉身越是修飾,越是阻礙靈魂找尋真理之路),遭人白眼看成怪人。我國竹林七賢的放浪也許可以跟之媲美。但七賢處於亂世的清談時代,攪點標奇立異以求扮清高搏出位;反觀蘇師傅則自有其不重視修飾肉體之道理。就這一點七賢跟蘇格拉底就好像顯得形似而神不似。

三。唔寫字:蘇兄雖為哲學一代宗師,但自己並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理論是:文字是死去的語言,不及與人溝通時的語言這麼靈活生動。)。反之,留下的片言隻語,讓其高足,另一哲學宗師柏拉圖發揚光大。這情況就好像孔子後人將其聖人地位無限上綱。這種被摃上神枱的活動,也和魯迅、馬克思等的遭遇極其類似。


http://photo.hanyu.iciba.com/upload/encyclopedia_2/5c/c8/bk_5cc8c5e1b94b3218360be57bfdafba07_WMeMGu.jpg



俗世死硬務實派:孔子

在東方,我想提儒家。先不提漢董仲舒獨專儒術,而要數儒家鼻祖孔子的幾個重要的中心思想。

君子
什麼是君子?就是要在世上做一個正直、可信賴的人。君子,是要與小人來區分的。這種觀念帶有很強的二元性。

那麼,這算是哪門子哲學?做人的標準,算不算是哲學呢?對曰:這是生活的態度(或可作是生活的哲學)。君子的概念是要在短暫的人生中,緊守自己的崗位,盡最大的責任,不愠不火地完成人生的使命。


鬼神

孔子弟子子路曾經問過老師有關鬼神的問題。怎知給老師搶白了一輪:「連在世的事情都沒有攪清楚;還問鬼神的事情來幹嗎?」孔子的理論不涉及鬼神,是極度強調及關注現世的生活。就這一點而言,跟今日的無神論觀點不謀而合(雖然孔家店曾經被人打倒過,卻是因為別的事)。

或許,孔子不全是無神論者,可能只是不可知論者都說不定。


王道
孔子一生最經常做的,便是周遊列國去推銷自己的王道心得,希望有君主採納,以仁義道德治國,從而恢復周禮道統。這套思想有很高的道德內含值。他所列舉的參考對象是以上古領袖,如堯、舜為主。看來舊時的日子總是美好的。

在春秋亂世裡,周朝的衰敗無可避免。而終孔子一生都沒有哪個君主採納其意見。諷刺的是,完成大一統的偉業 的秦國,竟是建基於法家。發財後而立品,到了漢武帝時便以儒家為招徠,再捧出大聖人,而行儒法為實。

今日香港彈丸之地,彷彿也有如孔子般推出昔日王道的偉大構想。我明白這是善意之舉,我只是悲觀的質疑現實的執行性而已。

上面的東西,我小時候一樣都沒有涉獵過。但人大了,慢慢看着,又覺得很有滋味。雖然到現在還是說不出學了個什麼名堂出來,但確實令平日生活中豐富了不少。

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我的Note 2 + Go Keyboard組合:流動倉頡打字

尋找了許久,暫時令我最滿意的流動倉頡輸入工具,要算上我現在使用的手機Note 2,再配上Go Keyboard的香港倉頡輸入法。

硬件:Note 2 的大熒幕配上四核高反應虛擬鍵盤
首先, Note 2的熒幕比一般電話要大,習慣使用雙手輸入倉頡字的話,會令整個打字過程變得更方便。尤其是對於擁有大姆指的男士來說,按中鍵的機會大大提升。

我個人喜歡以垂直熒幕( portrait mode )來打字,因為這樣能夠看到多行的文字(大概有十多行),方便理解上文下理。一邊在眼前出現了已經打出來的想法,而另一邊腦中再繼續沉醉於將要打出來的思緒。

執筆忘“拆”字
至於選擇Go Keyboard 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當使用者在輸入部分字碼時,Go Keyboard 已經呈現了一系列你可能想要打的字。隨着所輸入的字碼越完整,要打的字的選擇範圍會進一步收窄。自問對於倉頡輸入尚未達至爐火純青的境界,這個功能無疑幫了我不少忙。當年在電腦上使用南極星輸入法,以及現在朱邦復的自由倉頡,我都十分依賴這個估字功能。


而當忘記了字的某些字碼時,還可以用左下角的問號“?”去代替。那麼,相關的字便會選出來。


再不懂字碼時,我會選用左下方的速成鍵(快速切換鍵),將字的首尾兩碼輸入來尋找想要的字。


真的連這個都不會的時候,我才會用上手寫輸入 。Go Keyboard在辨認手寫的程度上,還是不錯的。

打錯隔離鍵?你想要的字依然會出現在顯示欄上
雖然Note2的熒幕的確是夠大,但有時也會按錯旁邊的鍵,這就是iOS中文輸入的一個硬傷:按不準字碼時你休想找到那個字!

而Go Keyboard解決了這個問題,它除了顯示出按下的字碼組合,還會顯示那些某個字碼附近的組合,這可說是中文輸入上的智能改正(Auto correct)。


當然,Go Keyboard在英文輸入也有Auto correct的顯示功能。

自動彈出關聯字
顯示關聯字也是我常用的功能之一。這個功能可以節省了將整個字的碼再重新鍵入,節省了不少時間。


還有一點就是,當關聯字選過之後,Go Keyboard 會記存你的選擇,當你下一次鍵入相同的字的時候,之前所選擇過的關聯字會放在前排供選擇。

目前唯一可惜的是,當關聯字選出來後,它不會再彈出跟選擇了的關聯字相關的字出來。

中英廣東話交換輸入
Go Keyboard的香港倉頡輸入法已經提供了不少廣東話辭彙,足以應付日常whatsapp通話。至於在中文輸入中切換一些英文字,Go Keyboard也做得不錯。

如果是要輸入某個英文字,只要在原有的倉頡鍵盤上打入,你會看現除了相應的中文字外,在中文字下方也顯示了已輸入的英文字母。只要按下選擇字時再往拉下一些,便可直接選擇所輸入的英文字。

至於要輸入某個英文字母,只要長按相關的鍵便可。

至於要打一大段文字,可以選用中間上方的快速切換到英文輸入。而我則會選擇用買回來的Swiftkey 3 鍵盤,它的輸入過程可媲美iOS的鍵盤輸入。

另外,我也安裝了百度輸入,我主要用它來輸入中文標點符號,如開引號等。

我的倉頡輸入小總結
以前在palm的年代,感覺實體鍵盤配上小熒幕,雖然在手機上的字體有點兒小,但在當時來說已經是絕配了。然後為了提升打字的速度,嘗試使用藍芽鍵盤。有用,但攜帶及在外使用不方便。再之後是蘋果手機,但中文輸入還是受到小熒幕所限制。現在有了Note2再加上Go Keyboard輸入法,完全行動的倉頡輸入終於願望成真。再加上Evernote的應用,思維可於片刻間化成中文字上載網上,真是再方便不過了!!

2013年2月10日 - 是你,所樂(selesulu)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文史哲三部曲之二:歷史

以前中學唸書時總會遇到選科的問題,究竟應該選擇文科還是理科呢?家裡親友的理論是:若你擁有不俗的記憶力,能夠背誦強記各個歷史大事年份、名人故事等等,那麼便選讀文科罷。但若然你死記硬背的功力只屬一般,而能夠瞭解並掌握到算式,推演出結果的話,那麼便選擇理科。


表面上,歷史科給予人一種死板的感覺,幾乎是純背誦的科目。那麼背誦完又如何呢?還不如數學科那般瀟灑,一條方程式可走遍天下、輕鬆走入試場(殘酷的事實是:其實還需要掌握蠻多條方程式才會在數理考試中過關)。

誰不知,歷史真正的作用竟是要推論出世上更大的法則和循環。


史:記錄、並學習尋找循環

人類比其他生物優勝的地方,是懂得將發生過的事件記錄總結,讓經驗可以流傳下來供後世知曉學習。歷史正是人類生活的各項記錄的總結;是一整個時代集體經驗行為的結集。史料和數據可以讓後世更宏觀地去看待及瞭解某段時期的特徵,去發現年代之間的一些規律。透過鑑古知今,去印證借鏡今日的現象,推敲明天的路。今天無論是在哪一個領域,當談論某件事情時,人們都會拿出以往發生過的事情和數據,去比較印證今日所遇見的現象。


重複,又重複

歷史有多種特點:首先,它有重複性,我們會在歷史中看見某些循環。 中國地理特殊,只有兩條大河(長江和黃河)在版圖上從西至東分割了南北兩地。而其他的地理特徵,都沒有令到中國這大片地區在這幾千年間完全陷入分裂和隔絕的狀態。 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領土分與合的循環,也就是亂世與治世的循環,一直在中國的改朝換代之中交替着。


至於治世與亂世的互相交替,也許是人們在既定制度上的日漸腐化下,渴求改變、尋求公義下起來反對現有政治局面(合久必分);以及在長期混亂的時局中,人民祈求穩定統一下可以休養生息(分久必合)的思維有關。


進步,也許那只是一小步

歷史的另一特點,則是在歷史的進程當中,我們會看見人類文明的進步。這當中包括:國家制度的修正、社會保障得到提升、科技及生產的進步等等 。我相信這是一種正面的推動力,關乎人類體內的基因作祟,有一種爭扎求存和不斷自我完善的群體性格(反之,則與環境背道而馳、不合時宜的民族性格,早已令某族群盡跡於世上)。我認為這種自我修復的進程,是一個值得去瞭解和學習的地方。


以上兩點,我覺得跟《 周易 》這套上古的形而上哲學不謀而合。 《 周易 》的 「 周 」字,是有周而復始的意思;而「 易 」 字則是變化更易的意思。也就是:自然法則及規律總會存在,然而每次的循環總會包含著不同的變化。通俗一點來說:歷史也就是「太陽底下無新事 」 ,某些事情總會重複出現。而每次出現之時,則總會有所不同,也就是「世事如棋局局新 」 。而我個人深信,這些變化總括來說是正面的,而且不斷地改善著人類的生活和處境。


認識自己的根:我究竟從哪裡來?

我有時會想:羅馬並非一日建成,究竟是什麼的歷史背景造就成今日的社會? 今天,帝制彷彿離開了中國,頭上那條瓣子也從父輩頭上消失了。 究竟前人先烈曾經擔當過什麼角色;而今天我們又應該覆行什麼責任,為將來舖路呢?

一路以來,香港人在身份認同上,從來就有點底氣不足。潛意識裡好像不願接觸有關國家以及其歷史的資訊。這種習慣究竟是嫌棄過去太過老套?還是太過醜陋?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去接觸,因為大眾傳媒用聲色犬馬給蒙蔽了?凡此種種,都令我耿耿於懷,感覺自己是時間長河裡的一點浮萍,什麼也不是。


不認識自己民族的過去,就無法了解今日在議事堂裡所討論的民生議題;以至在街頭上發生的各種捍衛行動,都會變得陌生而沒有意義。我的信念是:透過了解自己民族的由來、經歷過什麼、正要往何處往。讓這些歷史底藴豐富我們,支撐起每一個單薄而又渺小的個體,繼而由個體推及至群眾,讓一代人為下一代舖好今天的路。


前人的教訓:不想走冤枉路

隨着年紀增長,出來社會做事之後。一邊在職場打滾、一邊跌跌撞撞地碰壁。當犯下錯誤、吃過苦頭後,總希望學習到一些前人早已寫下的教訓,減少焦頭爛額的程度。


歷史故事少不了名人傳記。在政治以又或者是戰場的角力上的成王敗寇,當中的勝敗關鍵:天時、地利、人和、領導力、向心力、準備條件充足、運氣等等元素不一而足。從歷史傳記和故事中去學習歷史人物的成功素質,也不失為一門不錯的人際關係學和勵志學。


當然,也有說歷史(正確來說應該是官方記錄)是勝利者所寫的。在競爭後脫穎而出,講述自己所認可的故事無可厚非。而在西方的學術界,不時會推出一些比較冷門的歷史研究,為那些在政治軍事失敗了的民族國家以及領袖發聲,或者為它們在歷史的洪流下定位。


任何的歷史記錄都並非完全客觀而不帶任何偏頗。但若然能夠從一個較高、較冷靜的角度去審視它們,自然可以去蕪全菁,找到一些歷史循環的蛛絲馬跡,找到自己的結論。

在尋找歷史循環的過程當中,我們會不其然的進入了哲學的層次裡面。


http://pic1a.nipic.com/2008-09-02/2008921066758_2.jpg

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文史哲三部曲之一:文學

對於一個自小受教於物理科學等科目的人,邏輯性思維會比較強。而在學業或者工作上,通常講求的主要是效率;我都會盡量以科學邏輯和理性的角度去處理。適當的分析再加上有條理地交待事情,通常便充夠應付日常事務。

然而我知道,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之中,每個細節都透露着某些特有的文化底蘊、以及對事情的獨特觀念及情感。 凡此種種,我隱隱地覺得都和文學,歷史,以及哲學這三大人文科目有關。

在投身社會後,自己在工作上依然沒有涉及到人文學科,反而對這些領域的興趣卻有增無減;頗有點像白先勇在《驀然回首》中講述自己在荷亥華唸大學時,不斷渴求中國文化的那份感覺。

在探索人文知識的過程當中,我還隱隱發現:隨着年紀的改變,對此三者的愛好在不同的時期會有所改變。所以想在這裡分享一下。

文:少年時代;文藝;修飾;美麗
文者:文字、文學、文藝也。將文字建構成觸動人心的故事,再昇華成一種藝術,供人欣賞並引起共鳴。所以,文學有修飾和美麗的意思。《易經》中的「賁卦」便代表了修飾文辭的意思。 讓人欣賞享受那文字的優美之餘,也讚嘆故事的高潮起伏,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學手段的表現。 另外,「離卦」乃火,代表美麗,也有文明的意思。修飾我們的文辭,幫助履行中國傳統之所謂禮,也就是輔助文明的延續及發展,薪火相傳下去。


文學以煶煉過的文字,描繪出人類的普世價值和情感:喜怒哀樂,悲天憫人。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都能夠感動着不同世代的人,這正正因為當中包含着觸動人心的共同情感元素。使到在成書以後的幾十年,甚至至數百年後,讀者都能夠對作者所描繪的那個時代有所共鳴。而透過作者的鋪陳,讓讀者看見故事背後的深層意義,例如:對某個時期制度的批判;一些傳統的價值觀的重新檢視;對生老病死的看法;對愛情友情親情的感慨,等等。

少年時代,特別有一股衝動和反叛性。要去打破枷鎖,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而浪漫情懷亦特別重,鎮日胡思亂想。看文學小說,尤其是那些經典的文學作品,能夠讓大眾在平凡生活之中,透過故事中的迭盪起伏的情節,跟隨角色大悲大喜,去抒發自己平日無法宣泄的情感。
夜闌人靜,看罷千迴百轉的《紅樓夢》。午夜夢迴,感覺自己死去又活過來,經歷了烽煙戰亂的時勢,也談了無數場場刻骨銘心的愛情,自己也不知經歷過了多少人世。一覺醒來,才發現自己依然完好無缺,窗外的陽光告訴我又是新的一天。然而,潛意識裡卻隱隱累積了一段又一段其他人所描繪的生死經歷。這些,也許是幫助人成長的最佳養分。

在這個年紀,可能會為了一本好書而廢寢忘食。但只要沒有過份沉迷而荒廢學業,反而會慢慢地養成了長期閱讀的習慣,接受文字這個媒體。而到了人生的後段,步入社會時才懂得:閱讀將會是伴隨一生的主要持續學習的絕佳途徑。


http://blog.163.com/pzkpfw1215@126/blog/static/13751268020102171224819/22762881366602118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