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遊歷「口」之世界

原本是想寫一下有關於說話的故事。怎知一路寫下去,卻找到許多和「口」相關的事情。

中國文字蹤跡一路數來,似乎對於口這個器官情有獨鐘。從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的角度,難道國人還沒有脫離口腔期?哈哈。

先講字形。

「口」
這個字真是形象化之極,橫豎四條邊便開了一個洞,那就是口。象形文字即圖畫,以國畫觀之,其留白的程度之高,反襯托出一張口空洞的感覺。引而申之,凡有個窟窿的事物,都會加上一個「口」字。例如:「門口」、「出入口」、「三岔口」、「港口」、「人口」(一人一口)、「戶口」、「堂口」、「場口」,等等。

飲食,攝取
口其中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吃東西,所以一提起口,總會聯想到食的方面:「可口」形容味道;「胃口」形容食量;「口福」形容食的及時,廣東話叫做"有食神"。

嬰兒不懂照顧自己,父母供應起居飲食。這時期就是「黃口無飽期」:只識食,不識做。「黃口小兒」的黃口,原本指雛鳥的嘴,引申指為小孩子;再引申為幼稚沒有見識的意思。

可是當人大了,還要「飯來張口」,這種風氣就是依賴慣了,不願也不能獨立。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紈絝子弟,也許只有富二代才有資源好吃懶做。

「口腹之欲」,適可而止則其樂無窮,甚至可以以飲食來發展出一門專業(看看香港當代食家蔡瀾或唯靈便知)。但過之則百病叢生,也就是「病從口入」。

「病
從口入」,短期的有食進細菌而引發的食物中毒;長期損傷健康的,則有偏吃(不論是吃過量還是過少)做成身體機能不勝負荷,甚至衰退衰歇。要調理身體,少不
免要吃些藥,正所謂:「苦口良藥」。希望吃後能藥到病除。跟良藥一樣有份量的良言:「苦口婆心」,講出難聽但中肯受益的話。

個人,眾人,家庭,社區

生做事為誰忙?還不是為了餵飽自己餵養家人。從張口而食的生理活動,引申到一人一口的「人口統計」,從國家層面來計算出糧食消耗量。當然,有人自然就有勞
動力,所以也可以計算出人均生產值。從這個脈絡來看,我們就有:「拖家帶口」,「養家活口」的家庭觀念。以人作口,也就有「殺人滅口」,「留個活口」,等
等。

「寧為雞口」,或「雞口牛後」:究竟是自力更生有賺頭,還是永遠跟在人之後?這可以形容個人事業,有時也可以反映出國家現實。


說話,演講,解說
口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是說話。


人類靠口所攝取的營養實在是太豐富了!首先發明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食,再補充以足夠的蛋白質,令大腦得到充足的發展。智慧提升了,跟動物的生活水
平也開始拉開,也可以運用複雜的語言結構來溝通。自人類懂得說話後,潘朵拉盒子便打開了,口就變成了一個惹事情的傢伙!在「口耳相傳」下,知識,習俗,謠
言就是從這個渠道流傳開來。


說話有分好話跟壞話,數來數去好像壞話多於好話。

純粹多嘴

人有時就特愛多生事端,「口舌招尤」。應記得小心「禍從口出」而得罪人。老爸重要的教誨:要跟一個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但是一句說話便足以破壞建立了多年的情誼。「口不擇言」就真正是笨,是不是沒有經大腦?

講大話,吹牛皮,吹水,拋浪頭,作大:

繼多嘴之後便是有吹牛皮,「信口雌黃」。廣東話叫作大,又或者叫大隻講。通常這些人都會「口口聲聲」,信誓旦旦。至於敢「誇下海口」的人,對面
前的問題自信滿滿?至於「口出狂言」,就要觀察他有沒有特別的能耐,若沒有的話那就是特別的笨。若某人「口講無憑」,唯有拿些實質的東西來抵押閣下清譽。
「空口講白話」,講大話最高境界,最好可以自圓其說。

爭辯,爭議,拗,嗌交:

爭論就是兩個人為了同一件事堅持某一種角度。其中對於價錢不合的,就會有「獅子開大口」,開天殺價,後面當然是落地還錢。


新年伊始,正當大家高高興興慶祝了兩天之後,第三天便勸喻大家留意爭執的「赤口」。為什麼赤呢?赤者紅也,有活力、激烈的意思;而爭拗時也會面
紅耳赤。赤色屬火,亂講說話則有如野火燎原之勢一發而不可收拾,正宗所謂的覆水難收,恨錯難返。爭吵得厲害的,就會「口誅筆伐」:不只用口罵,連帶寫文章
也一併攻擊。


赤色也令人聯想到血。「口角」、「口舌之爭」,爭不攏之後將會是「繼而動武」的前奏,是決定下一步究竟是要戰還是要退(Fight or Flight),看看有沒有血光之災。


在一場大爭辯之後爭贏了,對方終究也是「口服心不服」。怎樣才能夠心服呢?或許是時候以行動來證明了。


而「官字兩個口」,則另有特權,普羅大眾不能爭辯(廣東話謂:冇得拗)。雖然如此,民眾還是有能力製造社會壓力,正所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以及「眾口鑠金」。至於「風口浪尖」,也是面對壓力,事情的嚴峻。今日通訊科技發達,令話語權不單單掌握在少數人身上。


不認,死都唔認,抵賴:

需要開口交待之時而選擇沉默,是「矢口否認」,不認帳。而「守口如瓶」則是守秘密的代表。


至於「口是心非」,「口不對心」,或者「心口不一」。都是違心而論,捂住良心說話。講一套做一套,就是開了口,講出來的也不是實話。那是「藉口」,或「借口」,那是不用自己的口,而借用其他的口(excuses)?


不認之下還是有跡可尋的。「口風」、「口氣」 ,是說話背後的意思,讓人試探之餘,同時也走漏了風聲。
而「開金口」則是重要人物發話,屬名人、超人類別發言,通常內容都是虛無飄渺,似是而非。


性格
從說話中,也可衍生成性格方面:


「口齒伶俐」,「出口成文」,「口若懸河」,彷若再世諸葛亮,可以單槍匹馬舌戰群儒?


講得太多,必定會變成「口水多過茶」;人家嫌煩之餘自己也口乾。


「佛口蛇心」,「口蜜腹劍」,這種人性的陰暗面不容易察覺,要特別小心。


「口直心快」,講話「衝口而出」,也許是一副熱心腸,爽直但急燥,忍不住也。


「狗口長不出象牙」,則是亂講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說話。拿這個來罵人那也太損了狗狗。

表情
至於口生於面上,所以說話時自然表情多多。


「有口難言」,好像受了點委屈,但又因為一些原因而不能說出來。「啞口無言」,同樣是無言,啞口則有點慨嘆,可以言但不想言矣。


「口乾舌燥」(緊張),「目瞪口呆」(驚訝),則是生理反應而形於外也。


「口沫橫飛」,講話至太興奮的表情。




回顧了以上這麼多有關口的事情,還是緊記之曰:慎食,慎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