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新聞上面,偶然看見又喜又悲的三數秒。那一幕淡淡的,卻又令人感歎唏噓。
話說在美國一公堂之上,坐在首席的白人女法官看見台下之黑人犯人甚為眼熟,便向犯人發問:布朗先生,請問閣下是否曾就讀於某某中學?
對於法官知道自己十多年前曾經就讀的學校,犯人感到極之奇怪,於是不禁正眼觀望了法官一下。不看尤自可,一看之下不得了:原來眼前這位白人女法官,竟然是多年前在中學裡的好同學!
正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遇見多年沒有見面的朋友,喜樂是人的本能。犯人也立即從心中發出微笑,彷彿感到世界真是奇妙。
但時機之不對也會令事情變得糟透:昔日毫無猜嫌的兩位年輕的同學,在今日公堂上,卻已站在審判者與被審判者的兩個對立面。霎眼之間,犯人回想年少天真的學校時光,又想到今天將要身陷囹圄,時空倒錯。堂堂一名大男人,不禁淚灑當場!!
是什麼力量,讓最初在同一環境生活的我們,走向截然不同的命運?想當初有一萬個抉擇,為什麼我總是選擇了錯的路,以致行到今天的這一步?為什麼上天要如此殘酷,讓童年時的玩伴,去見證我今天的潦倒?
犯人當場的崩潰,我理解。
我也想,女法官同樣感歎到人生無常,心中有說不出的滋味。
我許久沒有聯絡的好朋友:感許我們今生再沒有機會再見;又或許,我們不知道哪一天,會在一個我倆都意想不到的場合碰面。我只希望,屆時我們可以點點頭,輕輕的微笑,在寒喧之後,發現雙方都過得安好。那便好了。
正如我在前面說過,人生就淡淡的:有點酸,有點甜,又有點暖和。
是你所樂
熱門文章
-
利君雅(Nabela Qoser)成了近年香港電視界的一個獨特話題。據市民的普遍印象,她是首位非華裔新聞工作者,在香港中文電視台上,以廣東話報導新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zo1C0sPpVw 由於膚色和種族的關係,觀眾對於她在新聞報導...
-
香港有趣。想講講香港。 香港開埠之前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港,這早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那是英國人首先發掘了她在世界上的地理潛質以及商業價值。英國的確是靠着巧取豪奪而取得香港也是毫不置疑:鴉片販賣是巧取,是「陰乾」清帝國的財力;引發大戰,以強欺弱,簽下中國首份不等條約《南京條...
-
從電視新聞上面,偶然看見又喜又悲的三數秒。那一幕淡淡的,卻又令人感歎唏噓。 話說在美國一公堂之上,坐在首席的白人女法官看見台下之黑人犯人甚為眼熟,便向犯人發問:布朗先生,請問閣下是否曾就讀於某某中學? 對於法官知道自己十多年前曾經就讀的學校,犯人感到極之奇怪,於是不禁正眼...
-
今日上班途中,碰上在工作上曾經協助過我的學生小哥。小哥如今找到新工作,為大型電訊公司的員工。遇見他,又回想起自己初出茅廬時莾撞的樣子。 我是這幾年才大量留意大前研一所著作的一系列有關在職者自我增值(i.e.「力」字系列)的書籍。當然,之前也知道他早已在企業顧問界享負盛名。但直至最...
-
尋找了許久,暫時令我最滿意的流動倉頡輸入工具,要算上我現在使用的手機Note 2,再配上Go Keyboard的香港倉頡輸入法。 硬件:Note 2 的大熒幕配上四核高反應虛擬鍵盤 首先, Note 2的熒幕比一般電話要大,習慣使用雙手輸入倉頡字的話,會令整個打字過程變得...
-
因為Yahoo! Blog將要關閉,終於迫自己從Yahoo!搬過來Google的Blogger。 我的新地址是: http://selesulu.blogspot.hk/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我的十本書
終於,用了時間寫下了我的十本書:
《大白奇遇記》 佚名
《阿濃說故事》 阿濃
《西遊記》 吳承恩
《阿Q正傳》 魯迅
《紅樓夢》 曹雪芹
《天龍八部》 金庸
《The Meaning of Things》《The Reason of Things》,A C Grayling
《Guns Germs and Steel》 Jared Diamond
《中國大歷史》黃仁宇 《中國近代史》徐中約
《易經講堂》 黃漢立
《大白奇遇記》 佚名
《阿濃說故事》 阿濃
《西遊記》 吳承恩
《阿Q正傳》 魯迅
《紅樓夢》 曹雪芹
《天龍八部》 金庸
《The Meaning of Things》《The Reason of Things》,A C Grayling
《Guns Germs and Steel》 Jared Diamond
《中國大歷史》黃仁宇 《中國近代史》徐中約
《易經講堂》 黃漢立
-->《大白奇遇記》<---
《大白奇遇記》是我生平有認知之下,看過的第一本文字小書;而買書的地點,則是在外婆老家外面的一間辦館之中。書中的內容早已經忘得一乾二凈,只記得那是 有關一隻名叫大白的候鳥,跟隨大隊南遷的故事。這一本小書,讓我知道原來透過文字的傳達,可以打開一個無限想像的空間。而我則開始每次在探訪外婆,以及在教協的商店內,開始一本一本的收集新雅文化的兒童圖書。
還記得,那時我媽正在看白先勇的《孽子》。
-->《阿濃說故事》<---
在一系列新雅文化的小書之中,讓我認識到一位作家的名字叫阿濃。他一系列的小故事我都有看過,內容是什麼,現在都忘卻了。只記得他故事中充滿奇想,裡面又 有正面的能量和價值觀,在看完他的故事後,往往會有一種莫名的滿足。《阿濃說故事》差不多是他的封筆之作了,而我看這書也不再是小孩子,但在字裡行間,還是讓人感到那熟悉的絲絲温暖。
-->《西遊記》<---
閱讀第一本長篇小說,以及古典章回小說,應該就是吳承恩的《西遊記》,那是我還是一個初中生。那時我的一位小學好友上到別的中學,聽他說學校的暑期功課是 要把整本《西遊記》啃下去,然後再交上讀書報告。他上的是本地有名的學校,可能校方是有心仿效外國中學,要求學生都要背誦莎士比亞名作,以打好日後文字的根底罷。
聽到朋友這樣說,正巧我爸在書桌上放有一套《西遊記》。整套書足有一千多頁,好厚的一本書啊!當時已在電視中看過太多日本動畫,故事每次都是下回分解,這 正好跟章回小說的情況相同。於是我抱著玩玩的心情,在暑假中把這套經典消化掉。再加上期間有看過台灣漫畫家蔡志忠所畫的《西遊記》人物造形,如今想來那種熬夜讀書的感覺還是津津有味。
-->《阿Q正傳》<---
香港雖是華人的地方,老實說日常起居,大家的行為思想其實還是蠻西化的。那個作為中學生的我,極難想像在近百年新文化運動展開之前,才剛離開滿清而步入民 國的國民,其精神信念到底是個什麽樣子。一直到魯迅的《阿Q正傳》的出現,讓我有一種文化根源大衝突的感受。這段期間,我除了看了不少魯迅尖酸筆下的小說 及散文外;還看了台灣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了解了中國人的醬缸文化。
作為一個人,我開始知道根在哪裡,儘管那不一定是完美而豐膄。
-->《紅樓夢》<---
離開香港,最不適應的還是離開了自己的文化。正好當時夾在假期的中間,距離開學還有一段小時間,自己便決心將《紅樓夢》看過一遍。最終竟是把書一口氣看過 兩遍,讓賈寶玉的舉止經歷都印在腦海中。當年不識愁滋味,也不曉人情世故,只道在中國文學界中,原來也有華文版本的羅蜜歐與茱麗葉。一路走來,才感受到曹 雪芹胸中的丘壑;也感到他胸中那股無限的悲憤。
-->《天龍八部》<---
大喜大悲的不只有《紅樓夢》裡的賈家;還有《天龍八部》裡的喬峰。那股天塌下來一般的冤屈,就算超人一般的能耐見識,經歷起來也一樣讓人撕心裂肺。也許上 天就是這樣公平: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筋骨必定有所辛勞。我也許從中明白了,挫折是人生必經的部分,也是讓人成長的養份。
大學時期,基本上都將金庸小說看過一遍,射鵰三步曲當然經典,但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天龍八部》。
-->《The Meaning of Things》《The Reason of Things》<---
當年曾經有過某些追求,有老師介紹了閱讀英國當代哲學作家A. C. Grayling的專欄著作。自己二話不說掏了錢,買下他著名的《The Meaning of Things》和《The Reason of Things》,開始閱讀和哲學有丁點關係的作品。當時覺得書裡面談及的內容艱深無比,加上英文根底有根,看得十分辛苦。
之後又過了幾年,卻漸漸喜愛上Grayling理性而慎密的思維,基本上他近期的著作都買下來(只欠下空閒來細細閱讀)。而從他的作品中,讓我有一窺哲學殿堂的衝動。他是我所喜愛的作家其中之一。
-->《Guns Germs and Steel》<---
《Guns Germs and Steel》是普及人類學上的經典著作。在回港之前一早就已經盯上它了,而自己則一直到近年才有機會讀之。作者試圖用地球上的資源分配,地域上技術傳播的 方向及局限,以撰述何以演變成今日西方文化當道的年代。當中的理論別開生面,值得一看。
有關西方文化的探討,梁啟超早在《飲冰室文集》裡便有提出;一直至近期的《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都在談及。
-->《中國大歷史》,《中國近代史》<---
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也是從地緣以及高層次的角度去理解和比較中國歷史,後來同樣是談及中國歷史的易中天,某些以不同朝代對照的地方,都有點黃仁宇的影子。
至於徐中約先生的《中國近代史》,則更加客觀而詳細地講述自清朝至香港回歸的一系列歷史事件,當中當然不免提及中國與外國之間的互動。
我們在香港學習的年代裡,學校還有一科名叫中國歷史的科目,當中提及中國近代史尚且少之又少。今日教署決定取通識而替歷史,究竟要學生們記得什麽,忘記什麽,實在可圈可點。
-->《易經講堂》<---
因為朋友的影響之下,最近對《易經》裡面的道理提起了興趣。而黃漢立先生的《易經講堂》系列則清晰地從易經原文及《說卦傳》中解釋裡面的道理。我如今依然在看看停停的階段中。希望有一天,我能夠大概領略形勢與形勢相互之間的變易及變化。
《大白奇遇記》是我生平有認知之下,看過的第一本文字小書;而買書的地點,則是在外婆老家外面的一間辦館之中。書中的內容早已經忘得一乾二凈,只記得那是 有關一隻名叫大白的候鳥,跟隨大隊南遷的故事。這一本小書,讓我知道原來透過文字的傳達,可以打開一個無限想像的空間。而我則開始每次在探訪外婆,以及在教協的商店內,開始一本一本的收集新雅文化的兒童圖書。
還記得,那時我媽正在看白先勇的《孽子》。
-->《阿濃說故事》<---
在一系列新雅文化的小書之中,讓我認識到一位作家的名字叫阿濃。他一系列的小故事我都有看過,內容是什麼,現在都忘卻了。只記得他故事中充滿奇想,裡面又 有正面的能量和價值觀,在看完他的故事後,往往會有一種莫名的滿足。《阿濃說故事》差不多是他的封筆之作了,而我看這書也不再是小孩子,但在字裡行間,還是讓人感到那熟悉的絲絲温暖。
-->《西遊記》<---
閱讀第一本長篇小說,以及古典章回小說,應該就是吳承恩的《西遊記》,那是我還是一個初中生。那時我的一位小學好友上到別的中學,聽他說學校的暑期功課是 要把整本《西遊記》啃下去,然後再交上讀書報告。他上的是本地有名的學校,可能校方是有心仿效外國中學,要求學生都要背誦莎士比亞名作,以打好日後文字的根底罷。
聽到朋友這樣說,正巧我爸在書桌上放有一套《西遊記》。整套書足有一千多頁,好厚的一本書啊!當時已在電視中看過太多日本動畫,故事每次都是下回分解,這 正好跟章回小說的情況相同。於是我抱著玩玩的心情,在暑假中把這套經典消化掉。再加上期間有看過台灣漫畫家蔡志忠所畫的《西遊記》人物造形,如今想來那種熬夜讀書的感覺還是津津有味。
-->《阿Q正傳》<---
香港雖是華人的地方,老實說日常起居,大家的行為思想其實還是蠻西化的。那個作為中學生的我,極難想像在近百年新文化運動展開之前,才剛離開滿清而步入民 國的國民,其精神信念到底是個什麽樣子。一直到魯迅的《阿Q正傳》的出現,讓我有一種文化根源大衝突的感受。這段期間,我除了看了不少魯迅尖酸筆下的小說 及散文外;還看了台灣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了解了中國人的醬缸文化。
作為一個人,我開始知道根在哪裡,儘管那不一定是完美而豐膄。
-->《紅樓夢》<---
離開香港,最不適應的還是離開了自己的文化。正好當時夾在假期的中間,距離開學還有一段小時間,自己便決心將《紅樓夢》看過一遍。最終竟是把書一口氣看過 兩遍,讓賈寶玉的舉止經歷都印在腦海中。當年不識愁滋味,也不曉人情世故,只道在中國文學界中,原來也有華文版本的羅蜜歐與茱麗葉。一路走來,才感受到曹 雪芹胸中的丘壑;也感到他胸中那股無限的悲憤。
-->《天龍八部》<---
大喜大悲的不只有《紅樓夢》裡的賈家;還有《天龍八部》裡的喬峰。那股天塌下來一般的冤屈,就算超人一般的能耐見識,經歷起來也一樣讓人撕心裂肺。也許上 天就是這樣公平: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筋骨必定有所辛勞。我也許從中明白了,挫折是人生必經的部分,也是讓人成長的養份。
大學時期,基本上都將金庸小說看過一遍,射鵰三步曲當然經典,但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天龍八部》。
-->《The Meaning of Things》《The Reason of Things》<---
當年曾經有過某些追求,有老師介紹了閱讀英國當代哲學作家A. C. Grayling的專欄著作。自己二話不說掏了錢,買下他著名的《The Meaning of Things》和《The Reason of Things》,開始閱讀和哲學有丁點關係的作品。當時覺得書裡面談及的內容艱深無比,加上英文根底有根,看得十分辛苦。
之後又過了幾年,卻漸漸喜愛上Grayling理性而慎密的思維,基本上他近期的著作都買下來(只欠下空閒來細細閱讀)。而從他的作品中,讓我有一窺哲學殿堂的衝動。他是我所喜愛的作家其中之一。
-->《Guns Germs and Steel》<---
《Guns Germs and Steel》是普及人類學上的經典著作。在回港之前一早就已經盯上它了,而自己則一直到近年才有機會讀之。作者試圖用地球上的資源分配,地域上技術傳播的 方向及局限,以撰述何以演變成今日西方文化當道的年代。當中的理論別開生面,值得一看。
有關西方文化的探討,梁啟超早在《飲冰室文集》裡便有提出;一直至近期的《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都在談及。
-->《中國大歷史》,《中國近代史》<---
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也是從地緣以及高層次的角度去理解和比較中國歷史,後來同樣是談及中國歷史的易中天,某些以不同朝代對照的地方,都有點黃仁宇的影子。
至於徐中約先生的《中國近代史》,則更加客觀而詳細地講述自清朝至香港回歸的一系列歷史事件,當中當然不免提及中國與外國之間的互動。
我們在香港學習的年代裡,學校還有一科名叫中國歷史的科目,當中提及中國近代史尚且少之又少。今日教署決定取通識而替歷史,究竟要學生們記得什麽,忘記什麽,實在可圈可點。
-->《易經講堂》<---
因為朋友的影響之下,最近對《易經》裡面的道理提起了興趣。而黃漢立先生的《易經講堂》系列則清晰地從易經原文及《說卦傳》中解釋裡面的道理。我如今依然在看看停停的階段中。希望有一天,我能夠大概領略形勢與形勢相互之間的變易及變化。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香港精神
香港有趣。想講講香港。
香港開埠之前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港,這早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那是英國人首先發掘了她在世界上的地理潛質以及商業價值。英國的確是靠着巧取豪奪而取得香港也是毫不置疑:鴉片販賣是巧取,是「陰乾」清帝國的財力;引發大戰,以強欺弱,簽下中國首份不等條約《南京條約》則是豪奪「硬搶」之證。這段歷史在國人眼裡無疑是恥辱、是國殤。
治港
良禽擇木而棲,民眾是表達得最率真直接的群體:若然他們對統治有所不滿,在積累下來的怨氣總會在某一刻爆發。以台灣為例:在日治的五十年間,中國人在期間發生過多少起義?人民不能生活,就會被逼起來尋求生存。
英國人在這一方面要比日本人聰明得多。搶掠之餘,他們懂得因勢利導,也就是傳統所講的蘿蔔與棍子。但這套權術手段用在英國人手裡卻是相對文明,在「大英帝
國」的招牌之下,對待帝國領土內的子民,他們也不屑用不合人道情理的法例規定去壓迫市民。資本主義的原始精神:求財而已。英國人教曉了這地方的華人:英語、西方宗教、文化、道路設計、現代化城市規劃、醫藥、建築、法律,等等。將社區發展得更文明,跟世界接軌,以利工商業,何樂而不為?百多年間,在香港爆發的暴動騷亂簡直寥寥可數。若然以此批評香港華人奴性太重,那麼便是簡接污衊身處滿清大陸的廣大漢人群眾。這個邏輯行不通。
隨着英殖民地的擴散以及英語在世界上的普及;香港漸漸變成了東方與西方的匯聚之地。香港人也隨之享受到:商業帶來的成果、一定額度的自由和權利,尤其是在財產保障的權利,以及不受當時腐敗的中國官府及鄉紳的欺壓與敲詐。
遠離了宗族鄉紳的全權控制,香港華人漸漸地有了現代的個人與自我權利的概念,還有以夫妻子女作家庭基本單位的概念(而非以整個氏族)。另外,因為港英政府對待市民放任自流自生自滅的舉措,反而讓民眾養成自力更生,總有出頭天的概念,這就是後來所謂同舟共濟刻苦的「獅子山下」精神。再之後又發展了公德的概念,懂得了要與人分享公共空間公共建施的概念,不能只憑着霸氣在大庭廣眾間便溺而面不改容。
這些價值和概念,不一定就是英國人主觀地「恩賜」香港的,但偏偏環境就是因緣際會地造就了種種這些。這是歷史的吊詭,也許應是體制健全下的正常發展。這段歷史,上面所講的價值及概念,早已注入了香港人的血液裡面。
百多年的實驗證明,儘管一個城市裡充滿着紥辮穿唐裝的華人,也能夠在近代體制的管治之下,得到了健康的發展。這在不同年代的中國領導人的眼裡,都有了新的體會。日後新加坡立國,不可以不說是借了當時香港殖民地的鏡。
回歸
是二戰後政治勢力重新洗牌,也是殖民地帝國經營之費用甚重,英聯邦國家紛紛獨立。大廈將傾,帝國以盡可能控制的速度來讓它瓦解。最後剩下來的就是香港這城市,也就有了一九九七年的香港回歸。
中國又是如何看待香港的回歸呢?站在普羅大眾的心態去想:首先,割地的恥辱是一定要歸還回來的。這是領土主權問題。後面還包含了百多年來的屈辱的象徵性平反。(當然,每場戰爭中的賠款以及遭受到的破壞,還是要不回來)
第二,香港學得到的各種商業技巧,又或者其他價值,中國也要一併要回來,在中國複製。鄧小平的深圳經濟特區概念亦由此而起。
這後面有個尾巴,就是:除了經濟以外,其他的價值、制度、文化,是否一併接收呢?這就是政客所謂的「要」同「唔要」之間可以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了。
第三,香港今日財閥橫行,普羅大眾的生計空間日漸縮窄,以致近年形成了一個「仇富」的話題。以此觀照,國家裡會不會也有人抱着另類的「仇富」想法:我這裡所
說的這個「富」,是「豐富」而非「財富」。眼見香港人百年間平平安安,沒有經歷過重大運動,便可以過着安穩豐富的小康生活。正所謂「有咁耐風流」,如今要
將你頭上的虛榮及光環奪過來。搞滲透、操控主流意識,無所不用其極?
這個講法太過陰謀論了。領導人有治國的智慧,絕不做殺雞取卵的事。不過中層管理人時有操作錯誤之嫌。另外,認祖歸宗之後,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同處一個宗祠,同一屋簷下,不分你我。今日初歸新抱還要特別對待,對於歷盡風霜的廣大運動健兒們,面對這些情何以堪?心理上又如何宣洩?
居港:是過客還是要當家?
自清末民初以來,有不少名人雅士曾落腳香港,只當香港是中途站;如大師陳寅恪便曾想取道香港去英國教書。那知戰火紛亂,結果哪裡都去不成,香港成了他們的棲身甚至終老之地。因而他們的一鱗半爪也留了下來;有多少中國文化流傳到這荊楚南蠻化外之地,落地生根,保存下來並介紹給世界?
反觀今日要在香港安身立命的人們,卻發現一些往日引以為傲的東西正在一點一滴地流失。想以此為家卻家不成家,這是歷史在開玩笑。
曾經被某些政客大力吹捧的獅子山下精神,如今我仍然相信是存在的。至於這精神到底還能不能讓人飛黃騰達,成為世界富豪榜的前十名,則不可再盲目相信。
窮則變,變則通。這是易經之理,也是香港人的生存方式。周星馳在電影裡打造了「另類竉物」的「蟑螂」小強。後來,黃子華將之加以詮釋,成為十多年前在電視節目的「打不死的小強」,以此貼切地形容香港人。以昆蟲比喻之,另有一番感受。有先見之明之餘,誰也不歧視誰。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看見了百年前傳教士的學習精神,和他在香港所作出的文化貢獻
最近,我花了不少時間在研究一個蠻有趣的課題上。斷斷續續的花了差不多一個月,到現在還沒有完結。暫時的感覺是:享受之餘又帶點壓力。
享受的地方,就是那個微妙的學習過程:從一個頗空泛的想法開始,直到找到相關事情的資訊越來越多,不同的資料連結在一起,然後一個更清晰的景象便慢慢呈現在眼前。從中,自己對那事物也慢慢形成了一套看法;就像小孩一步一步地學習走路一樣,這就是學習過程的歡愉和滿足感。
而壓力的來源,則來自於網上幾近氾濫的資訊。今日最方便的地方便是擁有能接通世界的互聯網,讓我們可以坐在家中而接觸到各地的資訊。搜索資料時,偶爾會找
到珍貴的材料;但更多的是粗糙的東西。所以尋找網上資料的技巧是不可缺少,有時要幾經轉折才找到所需的東西。當找到資料之後,也要預留時間閱讀和消化,將
從文獻上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這就是學習的過程。更正確一點來說,這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
自我學習,令我想起中學的生物科老師。他跟我們講:當我們進入大學之後,那就是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我們會被當作成年人看待,也就是:我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上全責,包括我們的學習。
在大學裡,教授們不會再像中、小學的老師那樣,將所需要考試學習的知識一併奉上;而是要靠自己在圖書館尋找相關資料,為自己的學習所負責,去研究出一個領域。
最近讀到有關在香港開埠初期,留在香港幾十年的英國牧師,漢學家詹姆士.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的一些材料。我現在才知道,原來他對香港、以至中國文化--尤其是在教育及翻譯出版中國經典方面--的貢獻甚多。
享受的地方,就是那個微妙的學習過程:從一個頗空泛的想法開始,直到找到相關事情的資訊越來越多,不同的資料連結在一起,然後一個更清晰的景象便慢慢呈現在眼前。從中,自己對那事物也慢慢形成了一套看法;就像小孩一步一步地學習走路一樣,這就是學習過程的歡愉和滿足感。
而壓力的來源,則來自於網上幾近氾濫的資訊。今日最方便的地方便是擁有能接通世界的互聯網,讓我們可以坐在家中而接觸到各地的資訊。搜索資料時,偶爾會找
到珍貴的材料;但更多的是粗糙的東西。所以尋找網上資料的技巧是不可缺少,有時要幾經轉折才找到所需的東西。當找到資料之後,也要預留時間閱讀和消化,將
從文獻上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這就是學習的過程。更正確一點來說,這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
自我學習,令我想起中學的生物科老師。他跟我們講:當我們進入大學之後,那就是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我們會被當作成年人看待,也就是:我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上全責,包括我們的學習。
在大學裡,教授們不會再像中、小學的老師那樣,將所需要考試學習的知識一併奉上;而是要靠自己在圖書館尋找相關資料,為自己的學習所負責,去研究出一個領域。
最近讀到有關在香港開埠初期,留在香港幾十年的英國牧師,漢學家詹姆士.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的一些材料。我現在才知道,原來他對香港、以至中國文化--尤其是在教育及翻譯出版中國經典方面--的貢獻甚多。
1843年,理雅各在香港成立了第一個倫敦傳道會的辦事處,以及Union Church。同時間,他將馬六甲經營開的英華書院以及其印刷事務一併帶來香港。當時英華書院一邊培育傳教士人材,一邊傳授西方科學。而英華的印務事業則為香港帶來了第一份以中文為主的報紙《遐邇貫珍》(Chinese Serial)。對於十九世紀末年的中國,洋務運動都還沒有正式開始,滿清政府還忙着應付太平天國的叛亂,這些舶來品在當時來說都是走在時代的尖端。而也只有香港這片相對寧靜的小土地上,才有機會將這些西方知識和觀念,實驗式地在中國人的地方發芽成長。
另外,理雅各為了要令傳教士更了解中國文化,切入當地習俗而方便傳教,他花費上廿年的時間將四書五經以及其他一些中國經典翻譯成英文,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而得出來的成就也是驚人的。因為以上種種,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上的交流,為後來的漢學界開闢了一個局面。也在以掠奪為主的殖民地文化中,注入了一
點點善良的文明的精神。
我在想:究竟是什麼信念,會令一個傳教士,從寒冷的英國小島,飄洋過海來到炎熱的東方陌生之地。而在其國人強勢地統治的一塊領土之下,還會對此地的文化懷着謙卑的心,花上大量的時間去了解它、學習它,將它的內容翻譯成自己的母語,然後介紹給世界。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操,什麽樣的感召呢?後面有什麼動力驅使他努力呢?是要為自己國家服務的精神嗎?那是信仰培養出來的信念嗎?是大航海時代對新文化的沉醉和亢奮嗎?
看完這一系列有關理雅各的資料,我真的極之佩服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在文化上所創造出來的成就。比較起自己刻下所從事的小研究,那真是微不足道,小巫見大巫了。
點點善良的文明的精神。
我在想:究竟是什麼信念,會令一個傳教士,從寒冷的英國小島,飄洋過海來到炎熱的東方陌生之地。而在其國人強勢地統治的一塊領土之下,還會對此地的文化懷着謙卑的心,花上大量的時間去了解它、學習它,將它的內容翻譯成自己的母語,然後介紹給世界。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操,什麽樣的感召呢?後面有什麼動力驅使他努力呢?是要為自己國家服務的精神嗎?那是信仰培養出來的信念嗎?是大航海時代對新文化的沉醉和亢奮嗎?
看完這一系列有關理雅各的資料,我真的極之佩服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在文化上所創造出來的成就。比較起自己刻下所從事的小研究,那真是微不足道,小巫見大巫了。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書展不看書,看什麼?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17-23 Jul 2013)。香港人似乎對這類型人流密集,大型的展覽特別感興趣;而有關方面舉辦這類活動也特別有經驗,駕輕就熟。如今,書展已經變成了每年夏季全港響應的盛事。而書和書展,也形成了一種特殊而又微妙的關係。
什麼是書展?書展就是藉著一次大型活動,去展出一系列林林種種的書籍,以供人選購。焦點通常是集中在新書的介紹;偶爾也會透過回顧某作家的作品,而重新推薦一些舊作。驟眼看之,讀者看書購書,理應上是讀者跟作者的交流。而實際上,是出版商、書店等機構,在書展之下擺出攤檔零售,為讀者和作家提供了一次交流的機會。隨着科技的普及,印刷行業,尤其是電子書業務,它們的門檻比起往日已降低了不知多少。今日有些作家,索性自己創辦一家出版社,從構想到出版都一手包辦。
有交易,就有市場。書展也就成了書本的集散地,也就是發揮了古代市集的功能。
書展為期一週,跟墟期差不多。有限期,大家自然會覺得「機不可失」,便有所謂之「趁墟」。有迫切感,所以便會買得多。話又說回來,有時候因為我亂買,間中從家中書架上隨手拈一書來看,每每也會看到新鮮有趣的東西。
正因為書展像墟,所以書展才會,亦必須會「墟冚」。那是必要的熱鬧、旺丁也旺財。每個攤檔租金不菲,若遇到暴雨颱風之類,令人流下降,那才叫書商頭痛。展覽區裡,所到之處例必有人大力宣傳,喧鬧之聲不絕於耳;最近更有人在場內舉着牌子,繞場宣傳。這些都是一種營銷手法、營造氣氛的一部份。
而有趣的是,書本身的作用是傳播知識。無論中外古今,書本一直都被標榜成一種極鮮明的非功利形象。又或者說:知識從來都是寶貴的,甚至是高尚的;所以書也有一種清高脫俗的感覺。
反觀今日,是繼工業時代後的資訊時代。知識氾濫,書本和知識的流通量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書的價錢也變成前所未有的便宜。將書放在特賣場中被吆喝着:「買十送一」、「全場五折」…對於包含着人類知識總結的書本來說,總好像有點格格不入。但這種最原始的市場性販賣,可能就是資本主義的力量,也就是:什麼東西也總會有個價錢,就連書--知識的載體--也一樣。又或者,要透過這手段才真正體會出傳播知識的力量。
我來書展,卻有一個奇怪的想法。就像香港渣打馬拉松一樣:香港書展是目前唯一在香港跟書有關的大型活動。我來,不為捧誰的場,反而好像有點朝聖書本的意味。而且,我堅持每年都要來一次,潛意識裡好像要以儀式一般的苦行,去支持自己持續不斷的學習計畫。
在書展裡,我經常看到時下知名的作家。我並沒有衝動上前和他們打招呼或拿簽名,而只當他們是另類的老朋友。這種感覺、這種關係真的很特別。
如遇到有講座,我偶爾也會駐足一會,聽取一兩個要點。
今年則看看那幾家認真做學問的國內出版社(如北京大學出版社),看他們最近有什麼嚴謹的學術著作。雖然賣書的都是那些態度可有可無的歐巴桑們,但這些都影響不了書裡面的價值。
而其他大部份的店,則好像街市裡的肉檔一樣,賣着幾乎一模一樣的貨色,只是價格上有點不一樣而已。但這裡卻沒有街市那樣骯髒,保證每一件貨品都是新簇簇的乾貨。
雅不雅憑心,俗不俗隨意。每年一度的書展,我還是會參加的。
http://hkbookfair.hktdc.com/tc/index.aspx
http://hkbookfair.hktdc.com/tc/index.aspx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經典遊戲《三國志》,看出人生定位與策略
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也就如東周末年的春秋戰國一樣,中原土地上呈現出一個分裂的政治格局。魏蜀吳三方軍閥各自劃一地而治,暫成鼎足之勢而立,在殺戮之中騰出一個稍稍喘息的年代。
曾經屬於太平盛世裡的常規已經不再合用,戰時自有另一套法則。在戰火的蹂躪之下,各個州郡都極之需要管治人材。這個時代中,遭破格被用而成名的謀士戰將特別多。與此同時,脫離中央統治的百姓,此時極需要州牧的領導,一時間冒起了多少個勇謀兼備的領主。
繼史書《三國志》作者陳壽之後,感謝元朝人羅貫中將之寫成了傳頌千古的通俗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故事佈局精而人物鮮明性格,極之深入民心。再拜日本電子遊戲公司光榮所賜,在近廿年來推出了一系列十多集的三國志遊戲,風靡了一代又一代的電腦遊戲玩家,讓不大看書的世代,都能夠從遊戲中認識到書中的人物和情節,為流傳上千年的故事注入了嶄新的元素。
玩過這類型遊戲的朋友都知道,它類屬於策略類型,比起動作類遊戲的官能刺激實在是遜色多了。但是玩家們卻對它樂此不疲,皆因當中吸引玩家的賣點是在策略計謀方面,要求玩家去統領所擁有的一切資源,包括人和事,去開拓成就自己的事業。光從心理上的訓練,牽動着玩家的創業心態,就已經很有趣了。
玩過這類型遊戲的朋友都知道,它類屬於策略類型,比起動作類遊戲的官能刺激實在是遜色多了。但是玩家們卻對它樂此不疲,皆因當中吸引玩家的賣點是在策略計謀方面,要求玩家去統領所擁有的一切資源,包括人和事,去開拓成就自己的事業。光從心理上的訓練,牽動着玩家的創業心態,就已經很有趣了。
我從小便接觸這款三國志電腦遊戲,從遊戲當中我學會了幾點事情。首先是關於投資的重要性以及其相關回報(Investment vs Return)。例如,投資時間在訓練軍隊上,會令士兵在戰場上發揮得更出色;開墾耕地則能夠收取到更多收成和稅項,等等。同理在現實中,投資在學業上我將會有更優秀的成績,讓我在未來的道路上有更多的選擇。也就是將目光鎖定在未來豐盛的回報,而並非只為當下的一時任性。
其次是瞭解到作出正確的決定(Decision Making)的重要性,從而去創造出最大的價值。遊戲裡要求玩家應當下所擁有的人材和城池資源,去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和實力。在實力弱小時想要挑下大軍閥,這無疑是自掘墳墓的不智表現。廣東俗語有說:"冇咁大個頭,唔好戴咁大頂帽";另有成語叫作韜光養晦和潛龍勿用,即在此時。只有待自己羽翼漸豐,再去吸引更多的人材來為自己效力,去拓展自己的版圖。現實裡也一樣,量力而為,逐漸累積自己的才能和財富;相反,欲速往往則不達。
最後一點,是有關於個人各方面的才能(Individual Quality)。在三國志這類遊戲中開創了"屬性"這個名詞,也就是不同方面的能力,這些屬性包括:武力、智慧、魅力、領導才能,等等。每個角色在不同屬性方面都有各自的數值,因應數值高低分佈,將會塑造不同類型的戰將、謀士以及領主。由此大概可粗略分所有角色為三類人:
第一類:給差遣之人
這類人在各個方面都沒有任何專長(也就是各項數值特低),不論從事文韜武略方面都力有不逮。這類人只適宜從事硬工夫花時間的工作。開拓耕地也好,出兵打仗也成,在集團中緩慢地做些實事。創造出來的價值低,他們需要有效率的將才來管治。
第二類;將帥,軍師
智慧偏高者可當謀士軍師;武力見長之輩則可成將軍統帥。這類人材均可從文治武功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各自在城邑管理和戰場上發揮專長。天才通常專注一方面,而在其他的領域就自然會比較遜色,這點不可不察。然而,世間鮮有些勇謀兼備之輩如趙雲者,亦文亦武,那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也。
第三類:領袖
第三類:領袖
最後是領導之才。他們也許並不擅長在戰場上指揮軍隊作戰,智謀上又不大會出謀劃策。但是他們有號召力(魅力)又有願景;更會統御人,讓大家心悅誠服地為他效力。慢慢地領袖們建立起自己
的名望和威信,擁有各方面的人材供他差遣,從而建立自己的根據地。
的名望和威信,擁有各方面的人材供他差遣,從而建立自己的根據地。
領袖的位置很重要,需要擔當的不是一般的重任,自己未必承擔得起;而自忖又不想一生一無是處,任人差遣。想來想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向着將帥謀士之位置為自己的目標。要如此,則自己需要具備將帥謀士的才能。既然先資並不如諸葛孔明般天才,後天學習也要像呂蒙般發憤,以補失天之不足。
以上的小小感悟,都是從一個很老舊的電玩遊戲中找到。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