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新生代以小搏大的創業精神

老爸在工業掛帥的年代裡辦過實業,曾參與多個行業,頗有企業者精神。物以類聚,他身邊不乏從事不同行業的生意人朋友。再觀外公也有類似的經歷:他曾經在上海做過買賣;後來在香港則辦過米舖等小生意,還在商會擔任過公職,養活過不少工人和家庭。
 

反觀自己和身邊的朋友絕大部分都是受薪階級;亦即受薪於機構內,以替其服務效勞換取酬金。廣東話即所謂「打工仔」(其中當然也有「打工皇帝」);內地則流行稱之為「小資」。根據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0%8F%E8%B5%84),小資特指「嚮往流行思想生活,追求內心體驗、物質和精神享受的年輕人。小資一般為都市白領」。

兒時上課有作文題目「我的志願」,受平日耳濡目染底下,也由於對其他行業見識認知有限,通常都會嚷着長大了要幹爸媽幹的那一行,鮮有破舊立新天馬行空之志。隨着時代改變,加上世界門戶的日漸開放,子承父業的現象慢慢絕跡。那麼,我們新一代的創業者都往哪裡去呢?

在探索這題材之前的幾個月,我是以處於香港的心態看待此現象。有感香港工商服務業均日趨成熟,遂為集團式經營所壟斷;再加上本地奉行的高地價政策,使創業的機會少之又少。

然而,我所沒有留意的,竟是自己眼光只停留在一方土地上。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我們所接收的訊息來自世界各地,而資訊傳播的速度及範圍更是無遠弗屆,彈指間我們便可知道世界各地時下流行的玩意。

地緣傳統所擁有的阻力漸漸縮減,世界上的人材則開始在各地遊走,越來越多人有能力移居到適合自己居住的國家(今天我有不少天竺朋友靠自己實力成功移居袋鼠國)。看來創業的着眼點未必需要單單專注在某一城市,反而更應利用無限的虛擬空間,去放眼更大的市場。全球化其中一個現象,就是通過世界平台去感染傳遞時下喜好,反而會令到某一大部分人的口味趨向統一。試想像時下蘋果系列產品,所回應的基本訴求就是每人要擁有自己一套的日用程式,此為之customisation個性化。但大前提是必須購買蘋果風行全世界單一款式的手提電話,以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當然,大機構斷不會放過如此大好機會;但好點子總是留給有創意的人,這一點上天是頗公平的。沒有背景(當然也就沒有包袱)又想要在今天白手興家的人,只怕眼光要放得更廣更遠:競爭並不單只是出現在身旁,而是全世界。同樣地,你面對的市場和顧客並不一定是你的左鄰右舍,幾千萬公里以外操外語的某國人民,或許正等待着你的貼心服務呢。


2011年2月7日 - 是你,所樂(selesul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