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着緊


有沒有試過跟一個人拌嘴吵架後,雖然已經不理不啋,但還是會不自覺地擔心他/她身邊的事情,或怕會發生什麼意外?

擔心本身就是一種關心。也就是心思不知不覺放在一件事情上,對它執着緊張。那麼,當這顆心放下時,還剩下什麼呢?是放下了一份執著,放棄了一種感覺?還是改變了一種關係?那麼會是一種怎樣的改變?昇
華了,腐蝕了,還是兩樣都不是?是什麼原因令我們不願放下呢?

 

有希望、期望才會失望。若然不對任何事抱有期望,也便沒有失望。亦即常說的:I don't care。佛家有所謂三毒:「貪嗔癡」,三者為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所以它們特別強調摒棄個人的情緒和對事物的依賴。但人畢竟是有七情六慾,難道說要摒棄一切,就如同把電掣關上一樣,燈一下子就會熄滅掉嗎?假若真的撇脫地了卻一切,這還是否人生呢?是否也代表了摒棄了人性的某一部分?

 

看來喜怒哀樂是人不可或缺的情緒表現。然而當一種情緒在人體內持續廻轉,然後慢慢擴大蔓延到極致之時,那會是一種什麼的滋味呢?會否將自己的情緒提升到另一個層次?是在大喜大悲過後的大徹大悟,還是在趕不及覺悟之前便已經瘋掉了呢?

 

眼耳鼻舌身意,我們看見的聽見的觸摸到的,都會誘發起了我們對慾望不同程度的追求。也就好像我們平常所說的睹物思人一樣:看見桌上的一件小物
件,在腦中的某段連繫着的神經便會抽出了一絲記憶,聯想起一個人或一件事。在見不見聽不到的情況下,自然也難以幻想出我們沒有見過的奢望。但大千世界,每日不停地運轉,將自己隔離是不可能的事。在或然率的主宰下,我們難免會遇上令人煩惱的事情,這也許是某程度上的命中注定。


世上的道理都是一樣:月滿則虧,任何事情均是適可而止,過多或過少都會造就煩惱。在心態上絕不可以怨說:為什麼這偏偏讓我碰到這個難題?而是要認真面對事實,繼而抱持平常心。矯枉過正只會更痛苦和不合宜,要準繩地拿捏到中間的位置才是最重要。事情都是雙刄劍,在好好適當處理後,將會是難能可貴的回憶和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